宗谷海峡(外文名:Soya Strait),是位于日本北海道岛西北端和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南端之间的海峡,其名源于日本阿伊努语,意为“海上岩石”,又因法国航海家拉普鲁斯在18世纪的考察活动而被称为拉彼鲁兹海峡。
宗谷海峡于第四纪初由岛架沉降而成;北岸地势陡峻,南岸地势低平、岸线平直;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多流冰、多大风、夏季有浓雾。海峡全长101千米,最窄处约43千米,水深30-60米,最深处118米。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42°0′,北纬45°45′。宗谷海峡附近主要水产有鲱鱼、海带等。
宗谷海峡扼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的要冲,是日本通向太平洋的北方出口,日、俄两国交通运输的最短航道,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二战后,驻日美军规定宗谷海峡等5处咽喉海域实行3海里领海宽度,海峡中央区域为公海。美苏冷战期间,美国提出“第一岛链”,宗谷海峡位于“第一岛链”最北端。2013年7月,中国5艘战舰首次穿越宗谷海峡。2024年9月,中俄8艘舰艇穿过宗谷海峡,另有一艘中国电子侦查船同步穿越该海峡。截至2025年11月,俄罗斯联合其他国家在该海域多次开展军事演习。以美国主导的美日、美日澳联合军演也在此地轮番展开。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和经济区都集中在靠近北太平洋一侧,堪称日本经济的“命脉”,所以宗谷海峡也是美日防范最严密的区域,日本空中自卫队最先进的装备均部署在北部一线,美日在此设重兵主要为防范俄罗斯。宗谷湾的稚内港是不冻良港,可停泊巨型轮船和舰艇。
发现历程及命名
宗谷海峡为日本当地称谓,其名源于日本阿伊努语,意为“海上岩石”,因在萨哈林岛(库页岛)一侧的海峡中有一块高6.1米的孤立巨石而得名。
1788年,法国航海家拉普鲁斯(Lapérouse)曾赴库页岛附近水域考察,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库页岛与北海道之间的海峡为“拉普鲁斯海峡”,这是宗谷海峡的另一个名称。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宗谷海峡呈东西向,位于北海道和俄罗斯库页岛之间,扼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的要冲,是日本通向太平洋的北方出口,也是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宗谷海峡全长101千米,最窄处(萨哈林岛南端克里利品角到北海道最北端宗谷)约43千米,水深30-60米,最深处118米。公海部分只有6千米左右。
宗谷海峡有两股海流,一是来自日本海的对马暖流分支从海峡南岸流出,另一是从鄂霍次克海南下的寒流沿海峡北岸流入日本海。宗谷海峡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42°0′,北纬45°45′。
地形地貌
宗谷海峡是第四纪初由岛架沉降而成,北岸地势陡峻,南岸地势低平,岸线平直。
气候
宗谷海峡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海峡中的寒、暖流使海峡中北部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低于南部,8月水温北部为5~8℃,南部为15~20℃;1月水温北部克里利昂角为-1.7℃,南部宗谷岬为2.1℃。因寒暖流的交汇作用,冬季海面多流冰,夏季常有雾,冬春两季多大风天气。
交通
位于宗谷湾内的稚内港为不冻良港,可容巨轮停泊。
经济
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和经济区集中在靠近北太平洋一侧,堪称日本经济的“命脉”,而宗谷海峡是日本通向太平洋的北方出口。对马暖流中的一支利曼暖流经日本海通过海峡,与鄂霍次克海南流的东桦太寒流在北海道东北海域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盛产鲱鱼和海带等。此外,宗谷海峡还有造纸和水产加工工业。
战略地位
日本国土面积很小,但是海岸线却很长。日本当局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意识到“以岛控海”的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本土被美国军队全面占领,驻日美军规定日本本土实行12海里领海宽度,但在宗谷海峡等5处咽喉海域实行3海里领海宽度,海峡中央区域为公海,各国的船只可根据自由航行制度无害通过。这为美国海军进入日本海打开了“大门”,宗谷海峡也由此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阵地”。
美苏冷战期间,美国提出“第一岛链”,其核心是利用日本列岛构建起封锁苏联等国家的军事基地群,宗谷海峡位于“第一岛链”最北端。为防止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突破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对马海峡,日本把70%以上军力部署在北海道、本州岛北部地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和日本继续强化美日同盟,并不断完善在日本北部地区的军事基地力量。
宗谷海峡扼北出日本海通过鄂霍次克海进入太平洋的航线要冲,战略地位重要。除海峡中间的二丈岩外,无危及航行的岩礁和暗礁,利于航行。海峡南岸的宗谷岬是日本国境的北至点。北岸的科尔萨科夫,位于萨哈林岛南端阿尼瓦湾内,为俄罗斯远东良港之一。宗谷海峡是美日防范最严密的区域,日本空中自卫队最先进的装备均部署在北部一线,美日在此设重兵主要为防范俄罗斯。
军事活动
2013年7月5日至12日,中国7艘主力战舰组成的海军编队与俄罗斯舰队在日本海举行两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联合军演。军演结束后,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的5艘战舰未直接回国休整,与俄罗斯舰队前后穿越宗谷海峡,进入北太平洋继续开展远航训练。日本防卫省发布消息称,中国5艘战舰首次通过宗谷海峡,从日本海驶向鄂霍次克海;2013年7月13日中午,16艘俄罗斯海军舰艇也通过该海峡。日本NHK综合频道报道,日本对中国海军活动范围的扩大持警惕态度,防卫省正分析中方此动向的意图。
截至2013年7月,中日钓鱼岛争端无任何结束迹象,美日两国也频频加强针对中国的联合军演,中国必须有所反制。中俄举行的大规模、多课目、长时间联合海上军演,既让海战经验欠缺的中国海军学到诸多内容,也使中国舰队得以穿越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再通过宗谷海峡进入北太平洋,新增一条突破美日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的通道。截至2019年,日本北部地区仍是美日严密防范的区域,美日在该地区部署大量兵力,日本空中自卫队最好的装备也部署在北部一线。
2024年9月23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海军共8艘舰艇穿过宗谷海峡,从日本海向东驶向太平洋,另有一艘中国电子侦查船于22-23日穿过宗谷海峡。截至2025年11月,俄罗斯联合其他国家在该海域不断开展规模更大、演练范围更广的军事演习活动。以美国主导的美日、美日澳联合军演也在此地轮番展开,宗谷海峡俨然成为美日、俄海上力量的“竞技场”。
日媒称中国舰队首次穿越宗谷海峡驶向北太平洋.新浪网.2025-11-23
宗谷海峡:日本海的北大门.中国军网.2025-11-23
俄十几艘舰艇同时现身日本南北.文汇快线.2025-11-23
库尔勒香梨孔雀河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5-11-23
中国舰队穿越宗谷海峡意在开拓航线令日首尾难顾.新浪网.2025-11-23
宗谷海峡:日本海的北大门.人民网.2023-12-14
学者:中国军舰通过宗谷海峡 第一岛链再现缺口.中国新闻网.2025-11-23
中俄8艘军舰穿越宗谷海峡.huayangocean.2025-11-23
宗谷海峡:日本海的北大门.中国新闻网.202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