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男,汉族,1962年11月生,安徽省望江县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他多次发表文学评论方面的文章,曾对王朔、金庸、余秋雨等学者的著作作出学术性批评,并因批评清华大学教授汪辉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涉嫌抄袭而引起学术界争议。2020年12月任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
人物经历
1978年参加高考,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录取,分配到日语专业学习。1986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免试提前进入同一专业博士学位攻读阶段。
1982年7月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工作,先在大别山,后在南京市。1992年7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因军籍在身,回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在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任职。1999年离开部队,到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
学术评价
2006年,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樊义红对王彬彬的学术成就作出评价,认为王彬彬的批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但也存在着某些缺陷,如过于专注对批评对象的零散应对,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王彬彬在《文坛三户》中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其社会学批评方法的成功实践应引起全社会重视。
人物事件
2014年5月15日,王彬彬在《南方周末》撰文称“朱自清散文《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后来该说法被指是谣言,王彬彬发出道歉信,表示自己“可能有些无的放矢”,并为误导他人而感到愧疚,为相关机构受到误解而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