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巴哈尔港

恰巴哈尔港是位于伊朗东南部阿曼湾沿岸的港口,距离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约74公里,处于南亚、西亚、中亚印度洋的交会之地,为伊朗唯一的印度洋出海口。

两伊战争(1980—1988)爆发后,伊拉克频繁攻击伊朗在波斯湾内的商港,伊朗的海上运输和进出口受阻,这时才开始注意到位于霍尔木兹海峡外的恰巴哈尔港,于是进行了紧急扩建,让这里可以停泊千吨级的船舶。1990年代初,伊朗向俄罗斯订购了三艘基洛级潜艇作为反制美国海军的手段,为了避开霍尔木兹海峡,决定在恰巴哈尔港建立潜艇基地,之后各种配套设施在这里建起,使得这里成为伊朗重要的海军基地。2002年,印度与俄罗斯、伊朗提出“国际南北运输走廊”计划之际,将恰巴哈尔港作为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联通的关键节点。2009年,伊朗对恰巴哈尔港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2017年12月3日,恰巴哈尔港一期工程沙希德·贝赫什提港完工落成。2024年5月,印度与伊朗签署了开发和运营恰巴哈尔港的10年期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港口与海事组织会把恰巴哈尔港的部分货运和集装箱码头移交给印度运营。2025年9月29日起,依据美国对印度运营的伊朗恰巴哈尔港的决定,在该港口工作或从事相关活动的印度个人与企业可能面临制裁。

恰巴哈尔港占地11平方公里,距德黑兰1456公里,距最近的机场40公里,拥有1300多米长、7个泊位的两个货运码头,一个是多功能码头,另一个是集装箱码头。港口由舍希德—卡拉塔里和舍希德一贝赫什提两大港区组成,其中卡拉塔里港区可停靠4.5万吨级货轮,贝赫什提港区可停靠10万吨级货轮,港口总吞吐量135万吨。恰巴哈尔港地处霍尔木兹海峡出口,背靠矿产资源丰富的伊朗内陆,向南是阿拉伯海主航道,可直接驶入国际公海,连接亚丁湾以及非洲东海岸;东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向西可进入油气资源丰富的波斯湾;向北可直接进入中亚地区和阿富汗,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

历史沿革

开发背景

伊朗的主要城市、产业、自然资源和大部分人口集中在自然条件更好的北部和西部,恰巴哈尔港所属的锡斯坦一俾路支斯坦省气候炎热、干燥,缺乏油气资源,加之当地大部分人口是逊尼派的俾路支人,该地区的发展长期没有受到德黑兰的重视。1971年,伊朗就提出了建立140平方公里,由9个功能区组成的恰巴哈尔自由贸易和工业区。

两伊战争(1980—1988)爆发后,伊拉克频繁攻击伊朗在波斯湾内的商港,伊朗的海上运输和进出口受阻,这时才开始注意到位于霍尔木兹海峡外的恰巴哈尔港,于是进行了紧急扩建,让这里可以停泊千吨级的船舶。两伊战争结束后,恰巴哈尔港已经成为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重要城市。1982年,伊朗提出开发恰巴哈尔港的计划,即开发沙希德·卡兰塔里港(Shahid Kalantari)和沙希德·贝赫什蒂港(Shahid Beheshti)。1990年代初,伊朗俄罗斯订购了三艘基洛级潜艇作为反制美国海军的手段,为了避开霍尔木兹海峡,决定在恰巴哈尔港建立潜艇基地,之后各种配套设施在这里建起,使得这里成为伊朗重要的海军基地。1990年,伊朗政府雇佣印度承包商扩建港口,因为资金紧张,项目无奈停止。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地区,美国为了获取战略主动权,希望建立一条中亚通往印度洋油气管道,促使中亚国家摆脱对俄罗斯油气管道的依赖,但因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拒绝以及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导致美巴关系陷入低谷,最终放弃。伊朗从美国失败的构想中发现了机遇,如果伊朗能在阿拉伯海建设一个可供中亚能源输出以及贸易的通道,不仅能够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伊朗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力。2002年,印度俄罗斯、伊朗提出“国际南北运输走廊”计划之际,将恰巴哈尔港作为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联通的关键节点。2003年,印伊两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贝赫什蒂港的计划,但因美伊关系恶化等因素而搁浅。2003年,伊朗在沿海地区设立3个自由贸易区,基什岛格什姆岛侧重贸易和旅游业,而恰巴哈尔工业一贸易自由区则侧重运输和制造业。伊朗希望通过恰巴哈尔自贸区加快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平衡地区差异,同时规避美国军队波斯湾基地对西部和南部产业集中地区的战略威慑。2004年,印度数家建筑公司组成立集团,与德黑兰达成发展恰巴哈尔港的正式协议,但是港口项目进展缓慢,伊朗因为核计划而遭受制裁后,项目中断。

开发规划

按照伊朗政府规划及与印度政府的相关协议,港口建设共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年,建成1650米的防浪堤扩建,建设两个集装箱船泊位和3个多用途泊位,完成水下16米约170立方米的清淤,利用沉积物再开拓195公顷土地;第二阶段,2015年,建造360米长的集装箱船泊位;第三阶段,2016年,建设一个油轮泊位;第四阶段,2016年,建设一个多用途泊位;第五阶段,2021年,建设360米长的集装箱船泊位。

为了加快港口发展,伊朗政府以及港口管理方提出多项优惠措施,包括:①集装箱货轮所有的港口税费有30%的折扣;②相较于伊朗南部港口,恰巴哈尔港所有码头的装卸费用有至少30%的折扣;③为航运公司的集装箱装卸提供阶梯式折扣;④为进口集装箱储存提供75%的折扣,为出口集装箱储存提供87.5%的折扣;⑤为转运和非集装箱货物的仓储提供30%的折扣。此外,港口管理方为了提高港口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安装了海关数据自动化系统(ASYCUDAsystem),雇佣大量专业劳动力,简化海关手续,不需要支付装、卸双重费用;同时,港口拥有多项综合管理系统证书,包括:ISO9001-2008、ISO14001-2004、OHSAS18001-2007等。

为配合港口建设和发展,伊朗政府专门为自贸区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提供投资便利,如平衡阿巴斯港到恰巴哈尔港的运费,3个月免费的港口存货,自贸区内免费的驳运费,企业在自贸区内可获得15年产权、免所得税,所有企业和相关机构可能雇佣不超过10%的外国管理者和专家,自贸区内没有任何关税和贸易管制,可建立全资外国企业,可建立外国银行、中介和信用机构,货币自由兑换,商品再出口和运输没有限制;商品进入地区国家可免除关税,本地区货物出口国外可能不需要任何官方手续,可买卖外国商品等。此外,自贸区拥有良好的交通和工业生产条件:自贸区与大陆直接连通,能够削减装卸成本;可直达戈纳勒克(konarak)机场,该机场可起降大型运输机;拥有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基础,能够较为容易地从原产地获得矿产、农业和石油化工原料,也可直接出口上述原料而没有管制;毗邻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拥有较好的消费市场。

建设历程

2009年,伊朗对恰巴哈尔港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2013年,中国主动向伊朗提供6000万欧元(约合4.83亿元人民币),用于升级恰巴哈尔港;同年伊朗政府在当地修建了大型的热电厂。2014年4月,印度与伊朗签署合作开发恰巴哈尔港谅解备忘录,10月,印度布将为港口一期工程投资8521万美元,装配两个泊位。随后签署的谅解备录显示将建设两个新的泊位,一个集装箱码头,一个多用途码头。

2015年,随着国际制裁的逐步解除,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恰巴哈尔港产生了兴趣。2016年6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访问德黑兰,与伊朗政府签署12项谅解备忘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正式启动恰巴哈尔项目。根据协议,印度全球港口公司投资8500万美元,翻新640米的集装箱装卸作业区,并将重建600米的集装箱装卸作业区;此外,环球港口集团将通过安装4座轨道门式起重机、16个轮式起重机、2台正面吊运机、2台堆高机、6台可移动港口起重机,实现港口辅助设备的现代化。工期18个月。届时,恰巴哈尔港的吞吐量将从25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印度承诺将为整个项目投入5亿美元。作为回报,印度将拥有恰巴哈尔港泊位10年的使用权。12项谅解备忘录中有2项是以伊、印、阿三国签署的三方协议,三国合作开发恰巴哈尔港,并允许印度货物过境伊朗进入阿富汗。同年伊朗政府决定在恰巴哈尔港建设一座核电站,此外,伊朗方面还计划在恰巴哈尔港连接国内主要铁路系统的线路上,增建一条通往阿富汗赫拉特的铁路支线。

2017年12月3日,恰巴哈尔港一期工程沙希德·贝赫什提港完工落成,根据协议,印度获得一期港口的运营权。11月,印度就通过恰巴哈尔港和德拉兰一扎兰季公路向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运送了第一船小麦,标志着印度通过恰巴哈尔港连接阿富汗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构想初步实现。2018年,为了支持阿富汗重建援助与经济发展,美国根据IFCA对印度实体给予制裁豁免,允许其投资和运营恰巴哈尔港港口而免受美国制裁。同年3月14日,伊朗外长穆罕默德·扎里夫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发表演讲时表示,伊朗愿意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也已经向巴基斯坦和中国发出邀请,共同建设恰巴哈尔港。2024年5月,印度与伊朗签署了开发和运营恰巴哈尔港的10年期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港口与海事组织会把恰巴哈尔港的部分货运和集装箱码头移交给印度运营,印度全球港口有限公司承诺投入约1.2亿美元用于运营,并承诺再提供2.5亿美元信贷以支持周边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9月29日起,依据美国对印度运营的伊朗恰巴哈尔港的决定,在该港口工作或从事相关活动的印度个人与企业可能面临制裁。

地理特征

位置境域

恰巴哈尔港位于伊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南端、阿曼湾东北部,地处南亚、西亚、中亚印度洋的交会之地,是印度通往内陆国家阿富汗及中亚地区的关键海上通道,也是伊朗唯一的印度洋港口,恰巴哈尔港距离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只有74公里,靠近伊朗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

气候

恰巴哈尔港作为伊朗唯一面向大洋的港口,是伊朗第四大经济枢纽。港口水深8米,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港处在同一纬度,气候条件极其相似,最高平均气温34℃,最低平均气温10℃,得益于印度洋吹来的夏季季风,恰巴哈尔港的夏天相对宜人。

水文

恰巴哈尔港地处霍尔木兹海峡出口,霍尔木兹海峡为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著名的国际石油通道。占世界石油贸易量1/3的波斯湾石油经此外运。海峡呈“人”字形,长约150千米,宽55~95千米。最深219米,航道水深27.5米。北部水浅多岛,沿岸多沙滩和珊瑚礁;南部水深,沿岸多湾和小半岛。海峡中有格什姆岛霍尔木兹岛,盖奈姆岛和大、小库因岛,其中盖奈姆岛和大库因岛紧临主航道,为海峡之要塞。西南口附近的大、小通布岛阿布穆萨岛素有海峡三闸之称。地处亚热带沙漠地区,终年干热。平均表层水温26.6℃,盐度37~38。海流夏季东流,冬季西流,流速0.5~1.6节,涨落潮时达4.3节。

自然资源

恰巴哈尔港所属的锡斯坦一俾路支斯坦省缺乏油气资源,降水稀少,地表多为季节性河湖,水资源短缺。

港口概况

恰巴哈尔港占地11平方公里,距德黑兰1456公里,距最近的机场40公里,拥有1300多米长、7个泊位的两个货运码头,一个是多功能码头,另一个是集装箱码头。港口由舍希德—卡拉塔里和舍希德一贝赫什提两大港区组成,其中卡拉塔里港区可停靠4.5万吨级货轮,贝赫什提港区可停靠10万吨级货轮,港口总吞吐量135万吨。

2016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访问伊朗期间,双方签署合作开发恰港的协议,即开发恰港一期工程,建设两个码头、五个泊位,印度为恰巴哈尔—扎黑丹铁路建设提供1.5亿美元信贷额度,为恰港开发所需的铁路、钢铁提供5亿美元信贷额度。两个泊位都在协议签署后18个月内开始运营。印度投资8521万美元,年均收入支出为2295万美元,租期为10年,此后将把设备所有权移交伊朗。2016年4月,印度、伊朗、阿富汗签署《建立恰巴哈尔运输与过境走廊的三方协定》,印度获得了一条经由伊朗恰港进入阿富汗的通道。2018年,印度港口环球有限公司(IPGL)在首次参与运营恰巴哈尔港之后,恰港的吞吐量由25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因“仲裁管辖权”分歧,印度与伊朗恰巴哈尔港开发曾一度受挫。5月13日,印度最终与伊朗签署了开发恰巴哈尔港沙希德·贝赫什蒂港(Shahid Beheshti)协议,有效期十年,印度将投资3.7亿美元与伊朗合力运营恰巴哈尔港。

战略意义

恰巴哈尔港地处霍尔木兹海峡出口,背靠矿产资源丰富的伊朗内陆,向南是阿拉伯海主航道,可直接驶入国际公海,连接亚丁湾以及非洲东海岸;东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向西可进入油气资源丰富的波斯湾;向北可直接进入中亚地区和阿富汗,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除此以外,恰巴哈尔港的重要价值还在于放大伊朗作为几路国际运输走廊交汇点的作用,包括北南国际运输走廊、东西走廊(旧丝绸之路)、欧洲一高加索一亚洲运输通道计划、亚洲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计划等。恰巴哈尔港作为重要的货物转运中心发挥作用,提升伊朗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重要性。

对伊朗而言,推进恰巴哈尔港开发建设既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区域联通和经济整合的内在诉求。伊朗希望借助该项目进一步畅通油气资源进出口通道,加强与阿富汗的联系,减轻阿巴斯港等周边港口的运输压力。对印度而言,恰巴哈尔港作为国际南北运输走廊最具战略性的过境地点之一,是独立国家联合体和阿富汗的“黄金门户”,在连接南亚、中东中亚和阿富汗的商业经济中心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各国立场

伊朗

首先,借助恰巴哈尔港开发带动东南地区发展,缓和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伊朗的能源储藏和工业重镇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东南地区长期发展缓慢。特别是锡斯坦一俾路支斯坦省,面积占全国的11%,但GDP仅占1%。长期的经济发展落后、低下的生活水平,加之宗派斗争原因,逊尼派的俾路支人逐渐走上武装化对抗中央政府的道路。因而,发展恰巴哈尔港,带动锡斯坦一俾路支斯坦省在内的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伊朗政府的当务之急。

其次,伊朗希望借助恰巴哈尔港重新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加快制裁解除后的经济恢复速度。“阿拉伯之春”后,西方国家加重对伊朗的石油和金融制裁,伊朗GDP增长率大幅度下降,达到20年来最低点,石油出口每月损失达50亿美元。制裁还直接影响伊朗居民的生活水平,汇率暴跌,食品和日常消费品价格大涨,医药供应短缺。制裁松绑后,伊朗急于恢复国内经济,缓和民众情绪。根据国际银行经济学家的测算,解除经济制裁将给伊朗带来180亿美元的经济福利,人均福利将增加3.7%。但是如果伊朗不能完全恢复与欧洲的原油贸易,只能恢复到制裁前一半的水平。而且对伊朗涉及原油开采、运输等方面的技术限制也阻碍伊朗经济的发展。但是恰巴哈尔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技术限制的作用,帮助伊朗经济恢复到制裁前的水平。此前,伊朗通过阿巴斯港出口货物,但是阿巴斯港只能接收10万吨级的货轮;25万吨级的货轮则只能将货物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卸货,换乘小货船运抵阿巴斯港,效率大大降低。而恰巴哈尔港的发展解决了这一问题,使伊朗不再依赖阿联酋。此外,恰巴哈尔港能够促进伊朗经济合作的多元化。在经济制裁下,中国、俄罗斯加强了与伊朗的合作,成为伊朗主要的贸易伙伴。随着制裁的缓解,伊朗不希望中国、俄罗斯控制伊朗主要部门——原油生产和石油化工产品。而恰巴哈尔港加强了伊朗与印度的联系,并与其他国家建立了新的联系,削弱了中俄对伊朗的影响力。

再次,伊朗希望通过恰巴哈尔港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扩大对阿富汗和中亚国家的影响。中亚国家制造业落后,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能源对外输出通道一直掌握在俄罗斯手中,苦于缺乏便捷的出海口。虽然中亚国家独立之初伊朗就迅速与之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但此后20余年间,因为交通基础设施缺乏以及经济制裁等原因,伊朗与中亚国家的经贸交往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制裁解除,伊朗希望开拓阿富汗和中亚国家市场,通过恰巴哈尔港的开发,连通阿富汗和中亚国家,同时扩大自身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以及中亚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印度

印方认为恰巴哈尔港港口为印度绕过巴基斯坦联通阿富汗和中亚打开一条新战略通道。印度媒体认为,长期以来印度与阿富汗的陆上交通一直受制于巴基斯坦,而恰巴哈尔港将使印度、阿富汗和伊朗三国贸易量增加。印度报业托拉斯(PTI)援引纳伦德拉·莫迪的话说,印方计划对恰巴哈尔港投资5亿美元。印度与伊朗还谋求和阿富汗联合使用恰巴哈尔港。同时,印度还与伊朗、阿富汗签有三边交通运输走廊的协议。据信,伊朗已经邀请印度政府“管理”或运营恰巴哈尔港一期,直到二期建设完成。2017年,印度就通过该港向阿富汗运送了第一船小麦。印度外长斯瓦拉吉将这称作是“印度人给阿富汗的礼物”。此外,印度认为,恰巴哈尔港可以帮助印度更好的制衡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军事存在。恰巴哈尔港距由中国投资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仅75公里,所在的恰巴哈尔市有国际机场,还是伊朗海军和空军基地所在地。有舆论认为,当瓜达尔港允许中国毫无阻拦地进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恰巴哈尔港的战略性就体现在印度海军可以监视中国船只在这里的进出。

印度一直希望通过建立与阿富汗、中亚地区直接连通的贸易路径,一方面扩展海外市场,获取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助力国内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扩大本国在欧亚地区的影响力,平衡、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给印度所带来的压力。作为主要投资方,印度以恰巴哈尔港为支点,加快推进“国际北南运输走廊”项目,争取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和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不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具体项目规划,印度以“国际北南运输走廊”为核心的战略规划客观上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欧亚地区的推进形成竞争效应

印度交通部长尼汀·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印度西边城市根德拉到恰巴哈尔港的距离,比从德里孟买还近。因此这项建设恰巴哈尔港及其相关基础建设的双边协议能让印度快速地将货物出口到伊朗,接着从新修的铁路与陆路网输送至阿富汗及俄罗斯

中国

恰巴哈尔港项目是伊朗政府主导的旨在规避波斯湾风险、推进伊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举措,客观上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虽然中国没有主导恰巴哈尔港开发,但是仍然通过其他方式参与到港口和自贸区的建设中。

基础设施方面,2013年中国已经主动向伊朗提供6000万欧元(约合4.83亿元人民币),用于升级恰巴哈尔港。2016年伊朗政府决定在恰巴哈尔港建设一座核电站,同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伊朗访问期间,签署两座核电站建设协议,其中一座就在恰巴哈尔港。在2017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伊朗两国友协年会暨“中伊携手、共建丝路”对话上会,伊朗驻华大使哈吉说到:“恰巴哈尔港对于中国而言也会是一个重要的海上连接点。因此,我们也热烈欢迎中国的投资商到那投资、开发,希望能在恰巴哈尔港与中国人更好地开展合作。”而伊朗道路与城市发展部官员、前恰巴哈尔港负责人高哈里也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在投资瓜达尔港方面做得很好了,我们认为恰尔巴哈港也可以成为中国一个很好的选择。”

经营设施方面,恰巴哈尔港自由区内已经建立了多个中国投资的商品批发和仓储设施,从自由区向北20公里,是正在建设中的由中国博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大型炼油厂。中国政府考虑伊朗关于投资伊朗巴基斯坦输气管线的建议,如果实现将彻底解决巴基斯坦能源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同时,有可能为中国提供新的天然气进口通道。

阿富汗

截至2019年,阿富汗进口总量的40%通过巴基斯坦入境内,但是因为巴基斯坦未能帮阿富汗解决塔利班问题,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两国关系持续紧张严重影响双边贸易,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市场的份额明显下降。相比之下,阿富汗给予印度优惠关税,使得印度在阿富汗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如果巴基斯坦借道给印度,那么印度生产的药品和其他产品将会主导阿富汗和中亚国家市场,巴基斯坦的经济利益将会受到巨大损失,因而巴基斯坦拒绝印度过境进入阿富汗。阿富汗通过恰巴哈尔港项目,能够与印度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从而减少对巴基斯坦的贸易依赖。阿富汗和印度的决策者认为恰巴哈尔港能成为当前阿富汗依赖巴基斯坦港口和伊朗其他港口的替代性选择;港口建成之后,新的交通网络将为进入阿富汗4个主要城市——赫拉特坎大哈喀布尔马扎里沙里夫——提供更经济、更便捷的通道。

其它

德国奥地利的企业也有意在恰巴哈尔港扩大投资,建立合资企业,作为进军中亚市场的基地。

相关事件

2016年5月,日本政府计划与印度合作,启动在伊朗东南部的港口和工业园区等的开发计划。日本计划借此牵制在中亚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中国。但伊朗经济基础设施与交通部专家阿布达·达布里士博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日媒对此做了夸张性报道,印度尚未最终确定是否与日本联手扩建伊朗在印度洋的唯一港口恰巴哈尔港。对于伊朗政府来说,更乐于看到中、印、日、韩都参与恰巴哈尔港建设以及港口延伸相关项目如钢厂、石油化工厂的建设,最好是在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上相互竞争,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收益。

2016年5月,伊朗将位于伊朗中西部伊斯法罕省的北阿扎德甘油田和位于伊朗南部胡齐斯坦省的亚达瓦兰油田第二阶段的开发工作,重新交给中国石油公司,这一项目是伊朗国内最大的石油项目。中国与伊朗签署一项新合同,将合作修建波斯湾南部的“格什姆石油码头。这项合同价值5.5亿美元,计划把“格什姆岛”打造成海湾地区石油生产,和石油产品储备领域的一个重要枢纽。此外,伊朗阿拉克机械制造公司董事会主席埃米尔·侯赛因·里萨伊在谈到与中国重工企业签署在伊朗南部格什姆自贸区修建石油码头的合同时宣布,该合约总价值高达5.5亿美元。

2025年9月16日,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表示为配合美国总统特朗普旨在孤立伊朗的“最大压力”政策,已撤销2018年依据《伊朗自由与防扩散法案》(IFCA)出台的制裁豁免。该决定将于9月29日生效。该豁免此前曾允许印度公司在运营恰巴哈尔港港口时不受美国的限制,从而使新德里可以绕过巴基斯坦,直达阿富汗和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豁免一旦撤销生效,所有运营恰巴哈尔港或从事相关活动的主体,都可能面临该法案规定的制裁风险。

印度与伊朗签署恰巴哈尔港协议!印媒宣称“首次获海外港口管理权”.今日头条.2025-10-02

今日生效!印媒:关键豁免被撤销,印度再遭美“战略打击”.环球网.2025-10-02

恰巴哈尔自由区有个中国城.文汇网.2025-10-02

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前后的各方博弈.澎湃新闻.2025-10-02

张秋容:制衡中巴,印度借力恰巴哈尔港能做到吗?.今日头条.2025-10-02

李希光:从瓜达尔看21世纪新秩序.文化软实力.2025-10-02

伊朗恰巴哈尔港一期落成,印度为何如此兴奋?.国际在线新闻.2025-10-02

今日生效!印媒:关键豁免被撤销,印度再遭美“战略打击”.今日头条.2025-10-03

霍尔木兹海峡.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10-02

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巴斯总领事馆.2025-10-03

印度宣布批准给予伊朗恰巴哈尔港1.5亿美元信贷融资.今日头条.2025-10-02

印伊签订历史性港口合作协议 英媒:有助印度抗衡中国.今日头条.2025-10-02

日媒:日印联手在伊朗建港口 直言就为了牵制中国.今日头条.2025-10-02

中国与伊朗将在波斯湾油轮必经之地修建码头.新浪网.202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