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顺

何晓顺,男,安徽人,1964年9月15日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东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其还担任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器官获取学组组长、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OPO联盟副主席及华南区主席、中国医院协会精准医疗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器官捐献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1980年至1985年,何晓顺在安徽医科大学就读,1988年,他来到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继续攻读,1993年获得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其在澳大利亚国立肝移植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年起,何晓顺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2008年起,他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东院区)管委会主任。2017年,何晓顺成功实施无缺血肝移植后,在2018年成功将无缺血移植技术应用在肾脏移植中,在2021年成功应用在心脏移植中。2024年,由何晓顺牵头的研究,利用国际首创的“离体大脑养护技术”,成功实现复活已死亡50分钟的离体猪大脑,该项研究被公布于国际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分子医学》中。

何晓顺首创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破解了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难题。他完成了亚洲首例成功的多器官移植,建立简化式多器官移植技术体系,为多脏器终末期疾病提供了治愈手段;开展了中国首例公民捐献的肝移植,攻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技术难关。何晓顺教授发表了论文595篇,其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有171篇,他还参与编撰了《中国器官捐献指南》《多器官移植与器官联合移植》等专著。

何晓顺获得过“2017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人物经历

求学经历

何晓顺1980年9月考入安徽医科大学,1985年7月获得学士。1988年,何晓顺来到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肝胆外科攻读硕士,师从曹绣虎教授。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时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的黄洁夫看中了何晓顺的勤奋,将他选入自己的团队,从此何晓顺开始专注研究器官移植。1993年7月,何晓顺获得医学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年,何晓顺晋升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副教授,1997年至1998年他师从国际著名器官移植专家Shiel教授,在澳大利亚国立肝移植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并成为该中心注册医师。1999年,何晓顺被破格晋升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2005年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医学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带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团队。2009年,时任器官移植科主任的何晓顺成为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兼东院院长。虽然增加了许多临床诊疗、行政管理等工作,但何晓顺依然将器官移植科研攻关当成他的首要工作。2017年,何晓顺成功实施无缺血肝移植后,在2018年成功将无缺血移植技术应用在肾脏移植中,在2021年成功应用在心脏移植中。2024年,由何晓顺牵头的研究,利用国际首创的“离体大脑养护技术”,成功实现复活已死亡50分钟的离体猪大脑,该项研究被公布于国际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分子医学》中。

主要成果

何晓顺教授首创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破解了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难题。他实施了亚洲首例成功的多器官移植,建立简化式多器官移植技术体系,为多脏器终末期疾病提供了治愈手段;开展了中国首例公民捐献的肝移植,攻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技术难关。何晓顺教授在无缺血器官移植、多器官移植及心死亡器官捐献、器官医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原创性成果。

创多项“第一”

何晓顺1988年开始从事器官移植及肝胆外科工作,擅长肝移植治疗各种肝硬化肝癌及重症肝炎;胰肾联合移植、小肠移植以及多器官移植。他带领的移植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移植新技术。何晓顺带领团队创下器官移植领域多个“第一”:成功完成了亚洲首例多器官移植;开展了中国首例门、腔静脉吻合的肝移植术,突破了门静脉系统广泛病变为肝移植禁忌症的禁区;在中国率先开展了肝移植联合肿瘤根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肝转移;开展了中国首例肝脏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肝胆道恶性肿瘤手术;完成了中国首例母亲为供体的亲属活体小肠移植;完成了中国华南地区首例扩大右半肝的成人活体肝移植;完成了中国首例活体单肝段移植;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两肝三受”肝脏移植手术,为解决供体短缺矛盾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多器官移植是移植领域最尖端的标志性技术。何晓顺团队通过建立“不阻断腹主动脉的动脉重建术”、建立“汇入式门静脉重建术”以及建立预防胆道并发症的新策略等技术创新,创建了简化式多器官移植技术体系。2004年实施亚洲首例成功的多器官移植,被评为科技部与卫生部“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十大新闻”。目前实施简化式多器官移植例数全球最多,术后患者1年、5年生存率分别达91.5%和75.4%,疗效优于之前全球最佳的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北美16家医院编写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建议中,重点推荐了该技术。多器官移植为众多罹患多脏器终末期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愈手段,提高了中国器官移植的整体技术水平。该成果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首创“不中断血流”肝移植

何晓顺带领团队在2017年7月23日为一名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患者进行手术,完成了世界首例“不中断血流”肝移植,并于8月8日成功开展了第二例同类手术,8月11日的手术,完成第三例。肝移植术后肝酶学指标较传统技术下降76%,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发生率从5.6%降至0,缺血性胆道病变从9%降至0。转录组学、病理学等多项指标证实新技术可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无缺血器官移植的理念也在临床肾移植中获得成功。继2017年成功实施无缺血肝移植后,何晓顺在2018年成功将无缺血移植技术应用在肾脏移植中,在2021年成功应用在心脏移植中。无缺血器官移植手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成为了常规手术,器官移植成功率大大提高。

推动建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技术支撑体系

何晓顺先后跑过100多家大大小小的医院,宣传普及自愿捐献器官。在何晓顺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中山一院成功开展国内首例公民逝世后捐献来源的肝移植;试点期间开展捐献总数居全国首位;创立器官捐献流程;何晓顺参与撰写由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中国器官捐献指南》,推动器官捐献由试点向全国铺开;器官捐献全链条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构成了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技术支撑体系,推动中国器官捐献增长,捐献例数从2010年的34例上升至2017年的5015例,增长了147倍,跃居全球第二,挽救了41509名患者的生命。卫生部委托何晓顺作为中国器官移植界唯一代表,两次受邀出席WHO会议介绍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

研究方向

1. 无缺血器官移植、器官体外保存与维护。

2.肝移植治疗肝硬化、重症肝炎原发性肝癌

3.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

4. 多器官移植治疗上腹部恶性肿瘤,肝硬化合并糖尿病。

5.小肠移植治疗短肠综合症。

参考信息

科研项目

何晓顺教授承担国家863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卫生部部属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30余项。部分如下:

以上仅列举部分科研项目

著作与论文

何晓顺教授共发表论文595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71篇;10余项成果被美国移植协会、美国肝病学会、欧洲肝病会等国际临床指南或共识纳入;获国际学术奖项20余次。主编、副主编《中国器官捐献指南》《多器官移植与器官联合移植》等专著10部,获国际国内专利17项(第一发明人)。

主要著作

以上仅列举部分著作

主要论文

以上仅列举部分论著

社会任职

以上仅列举部分社会任职,信息来源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2023年8月31日,何晓顺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团队荣誉

以上仅列举部分荣誉奖项

人才培养

何晓顺教授长期担任中山大学本科生大课教学任务,截至2014年共培养硕士、博士42人,指导毕业博士生6人,培养的郭志勇博士获得获得国际肝移植协会颁发的“Young Investigator ”奖。

何晓顺将人才培养看作重中之重,注重团队建设,坚持创造机会让青年人才“早独立、多做事”,在实践中长本领。 他寄语我国青少年,从小要学好扎实的基本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就是要志存高远,为民族为自己做出一点成绩,同时又要踏踏实实,从最小最细微的事情做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一定会学有所成,一定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人物影响与评价

何晓顺团队首创的“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技术是对现有器官移植技术的颠覆性创新,该理念完全有可能拓展至其他器官的移植,有望将器官移植学科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器官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

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系列宣传.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学者推荐】何晓顺:专注于肝移植治疗各种肝硬化、肝癌及重症肝炎的研究.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何晓顺.何晓顺.2024-10-19

让离体器官不缺血!这位中大教授如何攻克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世界难题?.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喜报 | Organ Medicine主编何晓顺教授荣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中国科学家让“死亡”50分钟猪脑“复活”.新华社新闻.2024-10-20

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何晓顺:首创“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续写生命.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胆道肿瘤学前沿.豆瓣读书.2024-10-19

多器官移植与器官联合移植.豆瓣读书.2024-10-19

大咖秀06期|亚洲首例成功腹部多器官移植主持者何晓顺教授.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学者知识脉络.学者知识脉络.2024-10-20

今日头条!国家八部门联合把科技界“奥斯卡”奖颁给了这位移植界大咖!.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喜讯!中山一院东院何晓顺教授获评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喜报!第四届国之名医发布,东院专家上榜.南方+.2024-10-19

全球唯一特等奖!“无缺血”技术引领器官移植迈入“热移植”时代.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工程院.2024-10-19

中山一院无缺血器官移植项目荣获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腾讯网.2024-10-19

祝贺!何晓顺教授团队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

媒体报道 | 何晓顺教授团队:向世界展示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国模式”.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