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长安的荔枝
编辑:浩

《长安的荔枝》是由马伯庸所著,2022年10月于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小说。截至2023年10月20日,在豆瓣评分达到了8.5分。

长安的荔枝》主要讲述了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运输过程中充满艰辛,展现了小人物的顽强抗争和另一个角度的历史。最终经过李善德不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运送任务的故事。

2022年12月,《长安的荔枝》入选2022年度豆瓣年度好书榜单。

2025年5月,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传奇剧《长安的荔枝》,官宣于6月7日19:30开播,登陆CCTV-8黄金强档,腾讯视频全网独播。

内容简介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李善德通过对运输方案的多次实验、算法、演绎,克服了荔枝保鲜时限仅有三天的难题,最终在杨贵妃生日时完成了跨越五千余里的转运任务,博得了美人的欢笑,也创造了很多人看来不可能的奇迹。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非常大的想象。

创作背景

马伯庸在读资料时,读到杜牧的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的他刚写完《两京十五日》,对底层社畜的角度很感兴趣,因此看到这句诗和以前理解不一样。以前马伯庸对这句诗的理解是杨贵妃骄奢淫逸喜欢荔枝,但这次马伯庸关注重点放在“一骑红尘”上面,“妃子笑”是次要的。马伯庸关注运送荔枝的人,需要做多少工作,花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动多少资源,于是他就想要以负责运荔枝的人,写一个社畜文学。

而真正触发创作灵感的,是他在研究《显微镜下的大明》时发现的一份徽州文书:明代歙县人周德文因政治迁都被迫南迁的经历,让马伯庸联想到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2020年5月,受到微博网友启发,马伯庸果断放下其他工作,试着以周德文式的视角解读“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从动笔到写完,恰好是11天,和李善德的荔枝运送时间等同。”

尽管《长安的荔枝》仅用11天完成,但马伯庸为此做了十几年的准备:从写《长安十二时辰》开始,马伯庸对盛唐长安进行了系统的调研,走遍历史古迹、博物馆,观察当时的衣食住行,体味时人的喜怒哀乐。他还时常与果农聊天,了解荔枝相关的农学知识;随手打开地图,观察运输荔枝途经地的地理环境等等。灵感萌生之后,多年积累的知识喷薄而出,才促成了11天写完一本书的奇迹。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出版历史

《长安的荔枝》由湖南文艺出版社于2022年10月出版,随书附赠"荔枝鲜转运舆图"。

作品特点

《长安的荔枝》沿袭马伯庸写作常用的“时空魔法”,以耗时11天五千余里运荔枝,写出小人物的职场博弈、能力历练,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更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作品聚焦大唐小吏李善德转运荔枝的艰辛历程,构思精巧,笔触细腻,表现出职场小人物的坚守,承载着双重交织的精神内核,一是个体在绝境中拼死一搏的生命意志,展现出普通人面对巨大困难时所爆发出的强大力量。二是从个人求生到“为天下人”担当的士人精神的升华。

荣誉奖项

作者简介

马伯庸,1980年11月14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本名马力。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曾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1997年发表一系列戏仿文章,2005年,出道作品《风起陇西》问世,此后相继推出《风雨》《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古董局中局》等作品。2015年成为全职作家,2016年小说《龙与地下铁》出版,2017年出版《长安十二时辰》,同年,马伯庸开始陆续写出六篇发掘明朝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案件的历史纪实文章,在2019年1月集结出版《显微镜下的大明》。2019年出版小说《七侯笔录》,2020年推出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2023年上线历史短篇小说《太白金星有点烦》。

衍生作品

书籍评价

《长安的荔枝》这本书是一个古装版的职场小说,讲的是一个职场‘社畜’拼命上岸的故事。但不同的是这本小说的内核是那么真实,它直接洞察人性。小说围绕着复杂的唐代职官结构和行政运作机制展开,许多名词估计多数读者都闻所未闻,但读起来直摄人心。各种利益的博弈、管理层内部的矛盾、职场的情商、不得已的违规,甚至还有不断修改需求的‘甲方’。读者会感到,阅读每一行字,都是在阅读自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无人知是荔枝来”惹得世人艳羡杨贵妃上千年,但其中的荔枝是如何从五千余里外的岭南运送到长安的,却鲜有史书详细记载,脑洞大开的马伯庸以此为蓝本构建了一个大唐社畜李善德拼尽全力做项目的故事,虽是历史小说,读者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影子,大城市买房落脚、职场情商博弈、不得已的违规逾矩等,小人物的挣扎是那么相似。一项将荔枝干运逾千里之距的艰难差事,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齐鲁壹点

《长安的荔枝》仅有七万余字的篇幅,对读者而言并没有沉重的阅读负担。但在有限的篇幅里,小说做到了情节紧凑、环环相扣,以荔枝转运作为主要线索,贯穿起李善德的个人命运和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光明网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长安的荔枝.豆瓣读书.2023-10-20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出版,开脑洞讲述大唐小吏的鲜荔枝转运之旅.今日头条.2023-10-20

【好书推荐】豆瓣2022年度读书榜单好书集锦.今日头条.2023-10-20

《长安的荔枝》定档央八,雷佳音岳云鹏再合作.百家号.2025-05-30

专访马伯庸│当你盯牢一个目标去读史书时,所有细节都开始变活.红星新闻.2023-10-20

《长安的荔枝》电视剧热播|一粒荔枝见众生,千古长安照今人.西安医学院图书馆公众号.2025-08-01

《长安的荔枝》,五味杂陈.齐鲁壹点百家号.2025-08-01

马伯庸:我是一个“有好奇心的写作者”.扬子晚报百家号.2025-08-01

作家马伯庸走进复旦:11天一口气写完一本书,“积累花了十几年”.百家号.2025-08-01

《长安的荔枝》《大医》等连出三部新小说,马伯庸为何高产还热销.今日头条.2023-10-20

影视改编贵在守好文学的精神内核.光明网.2025-07-31

作家马伯庸做客空港新城.人民网陕西.2022-12-13

马伯庸:希望成为有趣有钱的人 实在不行光有钱也成.中国作家网.2022-12-13

长安十二时辰官微.新浪微博.2022-12-13

人物 | 马伯庸:我写的是当下人们的奋斗.新民网.2022-12-13

面对面 | 马伯庸:我清楚自己的能力界限在哪.扬子晚报网.2022-12-13

马伯庸新书上线线上阅读平台 用现代视角下演绎神仙们在“职场”.今日头条-北青热点.2023-09-06

#电影长安的荔枝首曝....新浪微博.2025-03-03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出版,开脑洞讲述大唐小吏的鲜荔枝转运之旅.齐鲁壹点.2023-10-20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出版,开脑洞讲述大唐小吏的鲜荔枝转运之旅.今日头条.2023-10-20

《长安的荔枝》:马伯庸的微观史小说为何吸引读者.今日头条.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