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英文名:Jianghan Oilfield),全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英文名: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 Jianghan Oilfield Branch),是一家以油气勘探开发为核心业务的中国石化驻鄂央企,地处江汉平原,位于潜江市,北临汉水,南依长江,东距武汉150千米,西距荆州市60千米,下辖22个二级单位,6个油气生产基地(江汉油区、八面河油田、坪北油田、建南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彰武油田),横跨湖北、山东省、陕西省、重庆市、辽宁等省市,业务范围涵盖油气勘探开发、盐卤化工、后勤辅助等。企业法人代表是聂晓炜。
1958年,地质部在湖北成立石油地质队,开始对江汉平原进行石油地质普查。次年,又开展地球物理勘探。1961年10月,石油部成立江汉石油勘探处。1965年9月27日,部署在潜江钟市构造的钟11井出现自喷油流,这是湖北省第一口自喷油井,标志着江汉油田的发现。1969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江汉平原开展石油会战。8月1日,江汉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成立。同年11月,更名为“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这次会战历时2年10个月,建成了一座具有年产1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的油田和一座250万吨炼油厂,即荆门炼油厂。1972年5月,石油会战结束,成立江汉石油管理局,进入开发和工程配套建设时期。1983年7月,国务院决定,荆门炼油厂划归中国石化。1986年5月下旬,江汉石油管理局承包胜利油田八面河区块,并于1987年底建成年产100万吨原油的八面河油田。1992年7月,国家批准江汉石油管理局为大型一档企业。1998年4月,江汉石油管理局被划归中国石化集团总公司。2000年2月28日,根据石化集团总公司统一部署,管理局分离优质资产和人员,组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2008年12月31日,江汉油田实现营业收入203.41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2015年12月29日,中国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涪陵页岩气田一期5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建成投产。2017年,江汉油田建成1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能工程。2022年全年,江汉油田生产天然气73.37亿立方米、原油115.7万吨,油气当量达到700.3万吨,首次突破700万吨关口。
经过长期实践,江汉油田形成了从勘探选区、盆地评价、区带评价,到油气田开发全过程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具备独立勘探开发大中型整装油气田、复杂断块油气田和特低渗透油气田的能力。主要产品有工业盐和食用盐、离子膜氢氧化钠和氯、漂白粉和三氯异氰尿酸3个系列10多个品种,消毒剂年产能超1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5年9月,江汉油田先后多次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入选“2024年湖北企业100强”名单等;并拥有诸多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
历史沿革
创设
20世纪20年代初期,李四光通过调查,论证了江汉平原是中国东部石油勘探的远景地区之一。1958年,根据党中央做出的关于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石油勘探队伍开始对江汉盆地进行石油地质普查。次年,又开展地球物理勘探。1961年10月,石油部成立江汉石油勘探处。1965年9月27日,部署在潜江钟市构造的钟11井出现自喷油流,这是湖北省第一口自喷油井,标志着江汉油田的发现。
1966年8月,石油部将江汉油田升格,代号为“五七厂”。1969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江汉平原开展石油会战。8月1日,江汉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成立。同年11月,又更名为“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这次会战历时2年10个月,建成了一座年产1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和一座250万吨炼油厂——荆门炼油厂,揭开了中部地区找油的序幕。1970年,在湖北恩施发现建南气田,1972年5月,石油会战结束,成立江汉石油管理局,进入开发和工程配套建设时期。
发展
1983年7月,国务院决定,将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的荆门炼油厂划归中国石化。1986年5月下旬,根据石油工业部党组决定,江汉石油管理局承包胜利油田八面河区块,并于1987年底建成年产100万吨原油的八面河油田。
1990年10月,江汉石油管理局在盐化工总厂建设工地举行开工剪彩奠基仪式。1992年3月,成立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四机▪赛瓦有限公司。同年7月,国家批准江汉石油管理局为大型一档企业。1998年3月12日,江汉石油管理局与长庆石油勘探局签订合同,合作开发安塞坪桥北部地区石油资源。同年4月,江汉石油管理局被划归中国石化集团总公司。2000年2月28日,根据石化集团总公司统一部署,管理局分离优质资产和人员,组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
扩张
2004年9月,江汉油田与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签署《阿尔及利亚418-419-438A区块内部委托管理协议》,标志着江汉油田第一个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正式启动。2006年10月,江汉油田入选“中国工业企业500强”,在天然气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的竞争力综合值排名第18位。2007年3月31日,中国石化公司中南分公司松滋采油厂资产人员和所开采的松滋油田划归江汉油田。10月17日,在万州区龙驹镇境内部署钻探的南方勘探重点探井一一龙8井,经测试,获日产汽车公司稳定天然气9.35万立方米。它的成功钻探,结束了建南气田外围构造40年勘探无突破的历史。
2008年12月31日,江汉油田实现营业收入203.41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纪录。2009年6月6日,由钻井公司70155钻井队承钻的簰深1井顺利完成施工。该井于2007年4月18日开钻,总进尺7050米,创造了江汉钻井单井进尺最深纪录,同时创造了下入339.7毫米国产技术套管国内陆上钻井下深最深和国内单级固井段最长两项新纪录。2012年末,根据石化集团重组改制安排,江汉油田将5个石油机械单位和9个石油工程服务单位划归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
2014年7月,江汉油田与重庆涪陵区政府合资的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次年12月29日,中国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涪陵页岩气田一期5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建成投产。这标志着中国在商业开发大型页岩气田上迈出了一大步。2016年末,江汉油田共生产原油126.34万吨、天然气51.72亿立方米,油气当量643.5万吨、比上年增长33.5%,创历史最高纪录;实现油气盈利8.09亿元,成为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油气板块唯一实现账面盈利的企业。2017年6月28日,中石化湖北江汉石油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同年,江汉油田建成1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能工程。2018年12月5日,江汉油田分公司承包辽宁省境内的彰武油田复产开发工作。这是江汉油田分公司实施市场开拓战略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2020年6月22日,中石化湖北页岩气投资有限公司揭牌,江汉油田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携手开发鄂西页岩气。2022年10月17日,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8-S12HF井完钻,完钻井深71161米,水平段长4286米,水平段“一趟钻”进尺4225米,创国内页岩气井水平段最长、水平段“一趟钻”进尺最长两项纪录。2022年全年,江汉油田生产天然气73.37亿立方米、原油115.7万吨,油气当量达到700.3万吨,首次突破700万吨关口,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江汉油田全年生产原油116万吨,生产天然气73.31亿立方米,保持持续稳产。
机构治理
组织架构
管理层
股权结构
江汉油田是中国石化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企业业务
主营业务
科研成果
石油勘探技术
隐蔽岩性油藏高效勘探技术
江汉盆地为典型的盐湖盆地,形成了以钻井、测井、分析化验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地震地质复合相的分析,建立储层及岩性圈闭地质预测模型;在沉积微相指导下进行地震多信息储层及含油性预测,优选隐蔽性油藏勘探目标的技术系列,包括地震地质复合相分析技术、相控储层预测技术、含油性检测及成藏定量评价技术、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及描述技术等。
地化、测井、地震结合的小层烃源岩定量预测技术
完善了盐湖盆地小层烃源岩识别及评价技术,为蚌湖向斜岩性油藏高效勘探精细选层奠定了基础,蚌湖多类型油藏勘探获新进展,包括建立TOC与测井参数非线性关系式子;利用线性关系式计算典型单井泥岩段TOC;预测TOC曲线标准化处理;地震波形指示法反演TOC三维数据体,烃源岩发育区;有效厚度:TOC值通过公式拟合转成烃源厚度等。
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技术
深化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技术攻关,建立复杂岩性、油水干测井识别图版,八面河发现规模储量阵地,包括岩矿镜岩性标定、砂灰比半定量计算、分岩性油水干图版建立。
天然气勘探技术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技术
“六五”以来,江汉油田一直从事国家级和部(股份公司)级南方海相碳酸盐岩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集多年的研究及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的综合研究技术系列,研究范畴涵盖了天然气勘探的各个阶段,包括盆地评价、选区选带、目标评价及勘探部署、生产动态跟踪研究等勘探过程的各个方面。研究内容包括区域构造、地层、古生物、沉积、岩相与古地理、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涉及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地化分析等多个学科,开展了从野外石油地质填图、标准地层剖面建立,到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等各层次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野外石油地质综合调查技术、盆地分析与评价技术、构造分析技术、层序地层学研究技术、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等。
致密砂岩气勘探技术
江汉油田鄂西渝东区志留系、上三叠统须家河及侏罗系均赋存致密砂岩气。江汉油田具有致密砂岩气成盆-成烃-成藏全过程研究能力和勘探评价技术,研究内容包括野外地质剖面观测、野外构造地质调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对比、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致密砂岩储层评价、裂缝预测、成藏配套条件研究等多个方面,形成了针对非常规致密砂岩气勘探的多项技术系列。包括盆地分析及评价技术、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技术、裂缝预测技术和致密砂岩气层评价技术等。
海相页岩油气勘探技术
江汉油田是最早开展中、上扬子地区最早开展页岩气勘探评价的单位之一,相继在鄂西渝东及江汉平原针对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二叠系等多套不同类型的页岩气开展调查与评价,并在红星地区率先实现南方海相二叠系页岩气的勘探突破。通过对探区多套页岩层系的选区评价、目标评价及成藏、成储、保存条件的探究,初步形成了海相常压页岩气勘探评价技术系列。包括海相页岩地质甜点高精度预测技术、海相页岩精细储层表征技术、地质与工程“双甜点”评价技术、海相页岩钻完井及储层改造技术等。
钻采技术
丛式水平井组三维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技术(钻井工艺)
建立了基于地层漂移的井眼轨道设计模型,提出了正反向对称型和“鱼钩”型井眼轨道设计方案,研发了三维地球科学模型下的井眼轨道设计方法,拉开上部井段距离与造斜大井斜井段优化轨道防碰相结合,形成了丛式水平井组三维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技术。应用表明,水平段扭方位工作量减少20%,摩阻降低30%。
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改造技术(储层改造技术)
针对非常规油气藏储层特点,分别研究开发了低摩阻速溶减阻水压裂液、增效压裂液和羧甲基羟丙基胍胶低伤害压裂液,页岩气储层形成了“变排量、变粘度、变粒径”的工艺方法,页岩油和致密砂岩油气藏形成了“大排量、高砂比、造长缝”的工艺方法。
调剖堵水技术(油田化学相关技术)
根据油藏地质情况、开发动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层的堵剂和调堵工艺。包括石灰乳调剖技术、硅酸钠单液法定时交凝调剖堵水技术、水玻璃—氯化钙调剖堵水技术、微细水泥油井堵水技术、颗粒凝胶调剖堵水技术、冻胶堵剂调剖堵水技术、含油污泥回注调剖技术等。
针对裂缝发育或大孔道地层,开发了强负压吸水裂缝地层调剖技术,利用颗粒凝胶和冻胶复合多段塞、多轮次调剖,提高裂缝(孔道)封堵效果;针对高温高矿化度低渗透储层,利用耐高温预交联堵剂和地下生成沉淀堵剂进行复合调剖,耐温达到140℃,耐盐(矿化度)达到30×104mg/L;针对裂缝水窜严重,裂缝开启压力低的特低渗透地层,利用高膨胀性能的合成凝胶进行调剖,不会引起微裂缝开启,且成胶后强度高、变形能力强;针对胶强疏松、非均质严重的储层,开发了疏松砂岩普通稠油油藏调驱技术,大大提高了波及效率和洗油效率。这些技术在江汉、八面河、坪北等油田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酸化压裂工艺管柱技术(采油工艺配套技术)
包括高温高压酸化压裂管柱技术、深井任意层酸化压裂管柱技术、分层酸化压裂管柱技术。管柱由Y241、Y344、Y341型酸压封隔器、管柱伸缩补偿器、水力锚、替酸器等组成,可满足深井、超深井、水平井、裸眼井、气井酸化压裂的需要,实现了洗井、低替、高挤、关井反应、快速排酸、反循环压井、自动补偿伸缩变形等功能,最高耐温150℃、耐压80MPa。
产液剖面测试技术(动态监测相关技术)
江汉油田率先在国内研究成功过环空测试工艺技术,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在下井仪器、地面仪表、配套设备及测井软件等方面实现配套,可以完成井温150℃、压力40MPa、产液量0.5~150m3/d、含水率0~100%自喷井或抽油井的产液剖面测试需要,为判断油层出水情况,分析油井动态、制定合理工作制度及采取增产措施提供依据。“JLS系列小直径分层流量含水测试仪”已成为全国各油田普遍使用的油井产液剖面测试仪器,特别是采用双层伞筋布伞集流结构专利技术,提高了集流伞的密封性能,仪器启动排量仅0.5m3/d,尤其适应低产液井的产液剖面测试,目前该技术在全国各油田每年测井近千口。另外,仪器外径仅21mm,是目前国内外最小的产液剖面测试仪,可解决小井眼井、加厚油管深抽井和部分结垢结蜡油井环空测试的起下困难问题,大大提高了测试成功率。
深抽配套工艺技术(油气开采技术)
配套开发了杆管柱三级减载优化设计、能耗最低杆组合优化设计、抽油杆侧向力分布模拟确定扶正器安装部位、及深抽泵防断等技术,在深抽井保持较高机采系统效率的同时,大幅延长免修期。目前应用下泵深度最大井已达4020m,检泵周期达到370天。
油气藏技术
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油藏技术)
江汉区油田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对比、精细小层对比、构造精细解释、油藏描述评价等研究,制定滚动勘探开发方案,为江汉和八面河油区的增储上产作出了较大贡献。应用的主要技术有:井震结合精细小层对比技术、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复杂断块油藏描述技术、油气储层随机建模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油气田开发方案优化编制技术。通过井震结合、精细小层对比及构造演化研究,提出了反转构造控制的三个台阶的构造成藏模式,在中台阶部署了滚动探井取得突破,2017年潭口油田新增探明储量128.77万吨。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油藏技术)
经过安塞坪北油田和江汉拖市油田、王场油田、新沟嘴组低渗透油藏的评价与开发,江汉油田已初步形成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系列,主要有:油藏描述技术、利用Workbench RD、GridstatPro、GSLIB软件地质建模技术、测井多井评价技术、钻井与地震联合反演技术、油气储量定量计算技术、储层分类量化表征技术、储层裂缝评价技术、三维二相非线性渗流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水动力学差异化调整技术、开发方案优化编制技术和敏感储层差异化改造技术等。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技术(页岩气开发技术)
一是建立了页岩气层精细表征技术,细分开发小层,明确了有利开发层段,9小层划分方案已成为中石化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开发小层划分推行方案,并在南方海相页岩气开发中全面推广应用。
二是创建了压前压后一体化的页岩气地质建模技术。创建以有限元模拟为核心的地应力模型,形成了以离散裂缝网络为核心的多尺度天然裂缝融合建模方法。
三是创新了页岩气评价选区指标体系。针对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复杂构造地质条件,建立了以页岩含气性和可压性为核心的页岩气开发选区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选区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及精细描述技术(常规气开发技术)
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储层特征,利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商用软件以及自主研发的储层预测软件,开展气藏储层预测。应用的主要技术有:二维地质建模及正演技术,多参数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波形指示反演及储层定量预测技术,含气检测技术。
知识产权(节选)
科研单位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中国石化南方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技术力量雄厚的综合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研究院,创建于1961年,2011年10月迁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经过6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研究院逐步形成了以海陆相常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综合研究为主体,具备地球物理资料处理与解释、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分析测试、科技信息情报服务能力的油气勘探开发综合应用型科研单位,是江汉油田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的智囊团和参谋部。
成立60余年来,研究院工作领域涉及全国11个省及海外东南亚、中亚、西亚、中北非、北美等多个含油气盆地,其中在江汉盆地、山东八面河、陕西坪北、湖北建南、重庆涪陵共发现和探明油气田32个。在长期的勘探开发实践中,研究院总结出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技术系列,如盐湖盆地隐蔽油藏勘探地质评价技术、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开发地质评价技术、薄层稠油油藏开发地质评价技术、特低孔特低渗油藏开发地质评价技术、非常规油气选区与评价技术、页岩气高效开发技术、盐卤资源勘探与综合评价技术、油气勘探开发分析测试与研究技术。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汉工程院)发轫于1969年9月成立的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井下作业处攻关队,2015年3月改为现名,是江汉油田重要的石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支撑单位。
江汉工程院专业技术涵盖钻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等石油工工程全领域,积累了包括页岩油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复杂断块油藏、低渗透油藏在内的9大类储藏的勘探开发丝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技术和优势技术,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累计承担国家“973”“863”、重大专项以及中国石化等重大颜目160项,其中,25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1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项,授权专利200件(其中发明专利70件),发表论文429篇,出版专著3部,制修认标准68项。具备中国石化钻井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石油工程井下作业设计乙级资质和测井工程乙级资质。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家一次性取得IS09000、IS014000、ISO/CD14690和OHSAS180000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科研单位。主办院刊《江汉采油工艺》(季刊)杂志。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信息中心是油田信息化专业单位,其前身为江汉石油管理局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为油田机关直属单位,先后更名为政策研究所、经济研究与信息中心、信息化管理中心。2021年随着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按照油田“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统筹”,总体思路,整合信息化管理中心、档案中心以及勘探开发研院信息中心部分业务,组建成立兼具管理职能的二级单位信息中心。2021年12月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行揭牌,油田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开启加速跑。
信息中心坚决贯彻集团公司党组和公司党委决策部署,打造“数据+平台+应用”运行新模式,打破数据孤岛、强化核心自主、赋智生产经营,建成“两全”数据资源中心,不研发了能源管控中心、油藏管理平台、气藏管理平台、产能建设督导系统等多套好用、实用的应用系统,完成了EPBP、EPCP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了油田视频监控平台,APN物联网卡全面覆盖油气生产信息化、安全视频监控、石油工程平台等重点应用场景,油由数智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档案管理实现1958年以来文书档案19万多份无纸查阅,完成油田在职员工12000余人198万]页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和数字化处理、退休人员300多万页人事档案规范化整理和数字化处理。油田先后获评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优秀实践奖、两化融合先进企业、湖北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集团公司深化应用创新创效示范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评价A级企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双A”企业。
经营状况
2022年,江汉油田生产天然气73.37亿立方米、原油115.7万吨,油气当量达到700.3万吨,首次突破700万吨关口,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江汉油田全年生产原油116万吨,生产天然气73.31亿立方方米,保持持续稳产。
社会责任
社会贡献
员工关怀
安全环保
健康、安全和环境(HSE)
贯彻落实HSE理念
设立以油田主要负责人为主任的HSE委员会,并按照“谁的业务谁负责”原则设立专业委员会8个,确保油田高风险业务全覆盖和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
坚持系统思维,部署推动HSE管理体系建设“三个半年”工作,分阶段完善油田、二级单位、基层单位管理体系,着力打通体系运行“最后一公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为一体的“大健康”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强化员工健康状况分析与干预,及时对健康状况与岗位相容性进行评估和处置,科学配备基础健康检查设施,建成健康驿站或应急健康医疗室7个。
健全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构建并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深化“全员安全诊断”,建立安全生产劳动竞赛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杜绝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生态红线区域进行勘探开发。
江汉油田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安全生产“红旗单位”、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和节能降碳环保单位,2023年跻身集团公司绿色企业A级行列,所属二级单位获全国“绿色矿山”、湖北省“健康企业”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
品牌形象
标识释义
中国石化图形标由朝阳图形、中文简称和英文简称(SINOPEC)三部分构成。代表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完备的一体化产业链和先进的技术,肩负起为美好生活加油的神圣使命。红色圆圈将中文与英文和谐地连接为一个整体,寓意中国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正朝着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目标迈进。
品牌主张:创新引领行业未来,责任创享美好生活
中国石化将推动全球能源低碳化转型作为目标和追求,以创新引领能源化工发展未来,以责任助力为美好生活加油,与利益相关方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品牌个性:担当,务实,智慧
担当:不忘初心与使命,使我们不畏挑战,从平凡中铸就伟大,勇敢前行。
务实:精细严谨、求真务实是我们成功的保障,能源化工领域绝容不下一丝一毫的轻率。
智慧:更广的视角、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目标,造就我们的专业与睿智。
品牌口号:能源至净,生活至美
对国家和社会的承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中国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做洁净能源和高端化工材料供应商,助力中国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对自然环境的承诺:追求生产方式更洁净,努力向碳的“净零排放”迈进,梳理行业绿色发展标杆,实现企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对能源化工行业的承诺:顺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体系,构建新产业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对消费者、客户和公众的承诺:生产更优质、更多元、更环保的绿色产品,提供更便捷、更温馨的利民服务,为美好生活提供洁净能源化工解决方案。
内部文化
战略目标
万亿方储量、千万吨油田、百亿方产量。
“十四五”总体发展思路
以“万亿方储量、千万吨油田、百亿方产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持续提升油气规模、经营水平、竞争实力,为集团公司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贡献江汉力量。
“四个坚持”
坚持政治引领;坚持价值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人才强企。
“四大任务”
以思想破冰引导行为转变、以创新驱动支撑增储上产、以一流标准推进管理升级、以争先意识加强党的建设。
五大战略
天然气增储上产战略、老油田效益稳产战略、盐化工建设一流战略、油气辅助可持续战略、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国石化核心价值理念
企业精神:爱我中华、振兴石化
企业使命:为美好生活加油
企业愿景:建设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
企业核心价值观:人本、责任、诚信、精细、创新、共赢
企业作风:严、细、实
石油石化传统
传承以“三老四严”“苦干实干”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弘扬以求真务实、精细严谨、家国情怀为主要内涵的石化传统,凝聚干事创业、打造行业一流的强大精神力量。
社会荣誉
公司奖项(节选)
科技荣誉(节选)
相关文化
江汉油田
油气深层久富藏,逢辰开采动尧疆。
利民未负苍天意,报国频书锦绣章。
三万员工勋赫赫,卌余岁月业煌煌。
高科伟器催风举,振起鲲鹏展翅翔。
原创文学
江汉油田文学协会于1988年成立,后来更名为江汉油田作家协会。该协会实行理事会制,现有国家级会员4人;中国石化作家协会会员38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22人;油田作家协会会员132人。油田作协始终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引领油田作家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生活,创作出一大批极富石油特色和时代感的文学精品,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歌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22部;在中石化各类文学赛事和湖北产(行)业楚天文化大赛中都取得了良好成绩;于1989年创办了文学刊物《源流》杂志,现已出版134期,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744万字,摄影、美术、书法作品1600余件(篇),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文学期刊。
油田风光
以上信息的参考资料源于
经典工程
八面河油田
八面河油田位于山东省寿光、广饶县两市县境内,工区面积1139平方千米。油区于1966年12月由胜利油田发现,属黄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1.5米~3.0米。其构造属东营市凹陷南斜坡东段八面河断裂构造带,西邻东营凹陷牛庄生油洼陷,北东与广利港生油洼陷相接,具有优越的油源条件;沉积体系为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及滩坝砂体发育,储集性能优越,纵向上奥陶系、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及馆陶组均有油气分布。其中以古近系沙河街组油气资源最富集,油藏规模序列法测算石油资源量2.1亿吨,为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系。
1986年,江汉油田对山东八面河油田实行区块勘探开发总承包。经过50年勘探开发,截止到2021年底,累计探明含油面积100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879万吨,形成了广北区、北区、南区、西区、东区、海滩区六个主力产油区,累计动用含油面积69.76平方千米,动用石油地质储量13884万吨,可采储量2799万吨,累计生产原油24142.5万吨,目前年生产能力50.0万吨。针对以多油层迭至、“条带状”窄屋脊封闭断块油藏为主的广北区、北区,形成了以天然水驱和边外注水为基础,利用水平井、大斜度井立体开发的模式;针对以中高渗透、普通稠油Ⅰ类油藏为主的南区,形成了以细分层系和流动单元为基础的向量井网注水开发的模式;针对以普通稠油Ⅱ类油藏为主的西区、东区,形成了以薄层稠油蒸汽吞吐配套工艺技术为主的热采开发模式。
坪北油田
坪北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区内构造平缓,为一区域性向东抬升的斜坡,局部发育微弱鼻状隆起,紧邻盆地南部生油中心,主要目的层三叠系延长组为安塞三角洲和志丹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大面积分布的岩性油藏,古河道砂体控制油气富集。油层物性属低孔、特低渗油层(孔隙度9.5~11.7%,渗透率1.0~2.5mD),油井无自然产能,均需压裂投产。工区面积64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745万吨。
1998年,江汉油田与长庆油田合作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坪桥北部油田。在开发初期,针对特低渗透的油藏特点,确定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实用技术为基础,以合理开发为目标”的开发思路。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形成了油井压裂投产、水井同步注水,整体部署行列注采井网的开发模式。在管理上,形成了一套实现坪北油田效益开发的经营对策。“十三五”以来,坪北油田通过开展老区井网细分重组试验并取得重大成功,在高效开发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深度水驱的油藏开发技术对策,注采对应率达到97.7%,能量保持水平达到80.7%,自然递减率在8.0%以内,保障了边际油田的长效开发。截至2021年底,累计产油372.0万吨,目前年生产能力14.4万吨。
涪陵页岩气田
涪陵页岩气田位于中国重庆市,地处武陵山脉和两江流域,属山地-丘陵地貌,地面海拔300~1000m,构造处于四川盆地川东高陡褶皱带万县复向斜。主要目的层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储层为海相深水大陆架相优质泥页岩,厚度大、丰度高、分布稳定、埋深适中,中间无夹石,与北美典型海相页岩各项指标相当,是“两高、两好”优质海相页岩气田(地层压力高,天然气组分好,单井试采效果好、产量高)。页岩气组分以甲烷为主,平均含量98.27%,烃类总含量超过99%,不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燃烧后无二氧化硫排放,是高热值的优质清洁能源。
2009年,中石化在重庆市南川、涪陵等九区县开展了页岩气勘探评价工作。2012年11月,勘探分公司针对焦石坝区块志留系龙马溪组部署钻探了焦页1HF井,11月28日放喷测试获20.3万方/天的工业气流,取得了页岩气勘探的突破,启动了焦石坝区块的页岩气开发工作。2012年12月,涪陵页岩气田正式移交江汉油田分公司开发。2013年1月9日,焦页1HF井投入试采,日产量6万方,成为国内第一口投入商业开发的页岩气井,也标志着涪陵页岩气田正式进入商业试采。2015年焦石坝区块整体部署开发,由北向南全面推进一期产能建设,圆满建成涪陵页岩气田一期50亿方产能,当年9月26日,自然资源部认定涪陵页岩气田是除北美地区外全球最大页岩气田,12月10日,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通过国家能源局专家组验收。2016年,启动白涛、白马区块勘探评价及江东、平桥区块二期产能建设;现展开深层和常压区块产建及老区开发调整、增压开采。
Sinopec Achieves a New Breakthrough in China’s Sichuan Basin.中国石化.2025-09-19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企查查.2025-09-15
企业大事记.江汉油田.2024-03-11
联系方式.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企业简介.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公司领导.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江汉油田全年油气当量超700万吨.中国石化新闻网.2025-09-15
2024湖北企业100强名单在汉发布.湖北日报.2025-01-10
科研成果.江汉油田.2025-09-16
知识产权.江汉油田.2025-09-16
组织机构.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业务介绍.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石油勘探.江汉油田.2025-09-15
天然气勘探.江汉油田.2025-09-15
钻采技术.江汉油田.2025-09-15
油藏技术.江汉油田.2025-09-15
气藏技术.江汉油田.2025-09-15
勘探开发研究院.江汉油田.2025-09-16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油田.2025-09-16
信息中心.江汉油田.2025-09-16
社会贡献.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关爱员工.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安全环保.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品牌形象.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中国石化企业文化.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首次!中石化发布“十大社会责任示范项目”.石油石化.2023-12-12
资质荣誉.江汉油田官网.2025-09-15
原创文学.江汉油田.2025-09-16
油田风光摄影作品.江汉油田.2025-09-16
油气开发案例.江汉油田.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