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比亚(英语:Paul Biya),男,1933年2月13日生于喀麦隆南部大区贾埃洛博州桑梅利马区姆沃梅卡村,布颅族人,信奉天主教,早年曾留学法国,获国际法学士,喀麦隆第二任总统、政治家、外交家。
1962年起,保罗·比亚进入喀麦隆政府任职,曾任南京总统府特派员,国民教育、青年和文化部长办公厅主任、秘书长,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总统府秘书长兼民事办公室主任,总统府国务部长兼秘书长等职。1975年,他出任总理,同年2月当选为喀麦隆民族联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82年11月,保罗·比亚出任喀麦隆共和国总统,执政期间,他还担任喀麦隆民族联盟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党政治局委员。此后,他分别于1984年、1988年、1992年、1997年、2004年、2011年、2018年连续7次当选总统。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2日,喀麦隆举行总统选举投票,包括现任总统保罗·比亚在内共12名候选人参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3年2月13日,保罗·比亚在喀麦隆南部大区贾埃洛博州桑梅利马区姆沃梅卡村出生,是布颅族人,信奉天主教。早年,其在埃代阿和雅温得城区教会学校学习。
1956年,保罗·比亚赴法留学,先后在法国路易·勒·克昂公立中学、巴黎大学、海外高等研究学院等攻读法律和政治学,1960年获国际法学士。1962年,他获得高级海外研究院(IHEOM)毕业证书,后于1963年获得公法研究生文凭。
政治生涯
1962年10月,保罗·比亚从巴黎回国后,被任命为总统府特派员。1964年1月,他担任国民教育、青年和文化部长办公厅主任。1965年7月,他被提升为该部的秘书长。之后,他还担任了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总统府秘书长兼民事办公室主任,总统府国务部长兼秘书长等职。1975年2月,他当选为喀麦隆民族联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6月,他担任喀麦隆联合共和国总理。
1982年11月4日,艾哈迈杜·阿希乔总统辞职后,11月6日,保罗·比亚在国民议会大楼举行的就职典礼上宣誓就任喀麦隆联合共和国总统,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二任总统,全体民选代表出席了此次典礼,执政期间,他还担任喀麦隆民族联盟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党政治局委员。1984年1月14日,他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同年9月14日,当选为喀麦隆民族联盟主席;1985年3月24日,喀麦隆民族联盟在巴门达改组为喀麦隆人民民主运动党,他当选为该党主席。1988年4月24日、1992年10月11日(此次为喀麦隆首次通过直接普选多名候选人举行的总统选举)、1997年10月11日、2004年10月10日、2011年10月9日,他多次当选共和国总统。2018年10月7日,喀麦隆举行总统选举,比亚以71.28%的得票率第七次当选总统。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2日,喀麦隆举行总统选举投票,包括现任总统保罗·比亚在内共12名候选人参选。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保罗·比亚执政以来,实行“民族复兴”纲领,主张“民主化和民族融合”。1990年12月19日,保罗·比亚颁布《结社和政党法》,恢复了喀麦隆的多党政治。1992年举行多党立法选举和总统选举,比亚当选总统,组成以执政党“喀麦隆人民民主联盟”(简称人民盟)为主体的多党联合政府。2008年4月,喀国民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对总统任期次数的限制。2011年10月,比亚再度连任。
经济方面
保罗·比亚执政后,继续贯彻执行原来的经济发展政策,使经济得以稳步发展。喀麦隆经济增长率1960-1970年为3.7%,1970-1980年为5.6%,到20世纪80年代保持在7%左右;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也由独立时的70美元,增至1981年的880美元。根据国际银行的发展指标,喀麦隆已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喀麦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在改造殖民地性质的经济结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绿色革命”,喀麦隆粮食自给的目标基本已经实现,从而部分地改造了农业生产的畸形结构。但是,喀麦隆独立以来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十分困难,除了国内政局动荡、人口膨胀、干旱、太平洋法郎贬值等原因外,长期影响经济发展的是世界市场的需求量及其价格的变化。由于喀麦隆经济至今仍以出口作物和石油为主,80年代以来咖啡、可可价格一再下跌,1986年以来石油价格也下跌,严重影响了喀麦隆的财政收入,生产不断萎缩,致使国内生产总值连年下降,从1989-1990年的32870亿非洲法郎,降低到1992-1993年的27380亿。为克服困难,喀麦隆政府采取了一些紧缩措施,并于1988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性调整”的建议。1991年,喀麦隆政府不得不进一步实施紧缩政策,首先是压缩开支,主要是减少行政开支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住房、水电补贴及其基本工资;其次是改革价格体制;其三是开辟新税源,扩大税基;其四是在继续整顿银行和国营、准国营企业的同时推行私有化;其五是建立工业自由区,开发新油田;最后是成立投资管理局,实施新的投资法,鼓励进口自由化。到目前为止,这些措施并未产生多少积极效果,相反,它造成通货膨胀,失业人口增加,人民生活困难。1993年、1994年再次减薪已引起社会动荡。1994年下半年后,喀麦隆经济开始好转,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外贸结构有所改善,财政收入和工农业产量都有所增加。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8.59亿美元,1980-199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5.7%,1991-1998年为-1.8%。另据世界银行1998/99年发展报告,1997年人均收入为650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90。
其中在1991年,保罗·比亚宣布了新的“十年工业规划”,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铝矿开采、木材加工、钢铁、水泥、机械、化肥、医药、化工和电力。但是,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以及国内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的牵制,喀麦隆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1990-1991年低于上一年度,占30.10%,1991-1992年又降至27.2%,到1992-1993年已降到26.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
外交活动
中国
保罗·比亚曾于1987年3月、1993年10月、2003年9月三次正式访华,并于2006年11月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1年7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8年3月22日,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8年8月31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喀麦隆总统比亚。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喀方保持高层交往,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助力喀麦隆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我们支持喀方加强维和维稳能力建设。比亚表示,喀中传统友谊牢固。喀麦隆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感谢中国长期以来提供的支持,愿深化喀中各领域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非洲国家和中国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喀方愿同中方携手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会见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1998年5月4日至18日,保罗·比亚对法国进行私人访问,并会晤了雅克·希拉克总统。
美国
1986年2月,保罗·比亚访问美国。次年1月,美国国务卿霍华德·舒尔茨访喀。
1995年11月10日至13日,保罗·比亚首次出席了在新西兰的奥克兰举行的英联邦第三十届首脑会议。1996年4月,英联邦副秘书长尼克·黑尔·利维斯率代表团对喀进行工作访问。11月,保罗·比亚在罗马出席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期间会见英国负责合作的外交大臣。
非洲国家
1998年2月、9月,穆松格总理代表保罗·比亚两次赴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分别参加了第33届中部非洲经济和关税联盟首脑会议和中部非洲国家刚果危机首脑会议。
个人作品
个人生活
兴趣爱好
保罗·比亚爱好体育、文娱,喜欢骑自行车和打网球。
家庭生活
保罗·比亚的父母是Etienne MVONDO ASSAM和Anastasi EYENGA ELLE。比亚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夫人珍妮-伊蕾娜·比亚,1992年7月29日去世;1994年4月23日,保罗·比亚与尚塔尔·比亚(Chantal Biya)结婚。比亚有三个子女,第一段婚姻育有长子弗兰克·伊曼纽尔·比亚(Franck Biya),第二段婚姻育有两个子女:次子保罗·儒尼奥·比亚(Paul Biya Junior)和女儿安纳斯塔西亚·布伦达·比亚(Anastasie Brenda Biya EYENGA)。
个人荣誉
仅展示部分荣誉
背景资料:喀麦隆总统比亚.央视网.2025-10-25
喀麦隆国家概况.外交部.2025-10-25
保罗·比亚总统简历.REPUBLIC OF CAMEROON.2025-10-25
喀麦隆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5-10-25
保罗·比亚总统的职业生涯.REPUBLIC OF CAMEROON.2025-10-25
在这些人面前,拜登只是个“弟弟” 盘点80岁+还主政一方的国家元首.海报新闻-百家号.2025-10-25
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宣布参加2025年总统选举.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10-25
喀麦隆举行总统选举.央视新闻-百家号.2025-10-25
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宣布参加2025年总统选举.央广网新闻.2025-10-25
喀麦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2025-10-25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喀麦隆总统访华并同其举行会谈.腾讯网.2018-03-23
习近平会见喀麦隆总统比亚.人民网-新华社.2022-10-16
习近平会见喀麦隆总统比亚.中国政府网.202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