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木(拉丁学名:Euryodendron excelsum),为中国特有的五列木科猪血木属植物,是单型种,因其材质殷红如血而得名。野生猪血木仅分布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八甲、三甲两镇。人工繁育的猪血木,分布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并被引入到广州市、深圳市、韶关市、云浮等地。其栖息于海拔100-400米的低丘疏林中或村旁林缘,喜土壤比较肥沃的地方。
猪血木属常绿乔木,高约15-20米,全株除顶芽和萼片外均无毛;树皮灰褐色或近灰黑色,稍粗糙或具不规则的浅裂纹;嫩枝灰褐色或红褐色,较纤细,近圆柱形,小枝淡褐灰色。叶互生,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花两性,白色,直径5-6毫米;苞片2,广卵形;萼片5,扁圆形,有时近圆形。果为浆果状,卵圆形,有时近圆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直径3-4毫米,萼片宿存;种子每室通常2-3个,种子圆肾形,褐色,表面有不规则网纹或皱纹,胚通常不发育。猪血木的始花期为9月下旬至10月初,盛花期10-11月;多数幼果均在11-12(-1月)陆续脱落,成熟的果实极少。猪血木适宜生长在热带北缘及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
2017年,猪血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等级为极危(CR)。2021年,猪血木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截至2017年,仅在广东阳春八甲村村旁丘陵地田边及八甲小学校园中尚保存有3株猪血木,其他各地似乎均已灭绝。截至2022年,在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澄垌村坎头垌自然村,有一棵体型巨大的猪血木,树龄已有550岁。猪血木具有科研价值,其木材结构细致,不裂不翘,适于造船及建筑用材。
名称由来
猪血木因其材质殷红如血而得名。
物种学史
猪血木是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于1963年发现的中国特有单型属植物。
形态特征
猪血木属常绿乔木,高约15-20米,胸径约1.5米,全株除顶芽和萼片外均无毛;树皮灰褐色或近灰黑色,稍粗糙或具不规则的浅裂纹;嫩枝灰褐色或红褐色,较纤细,近圆柱形,小枝淡褐灰色。叶互生,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1.7-3厘米,顶端锐尖,尖顶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中脉在上面稍凹下,下面隆起,侧脉5-6对,在近边缘处相结合,在上面凹下,下面稍隆起,网脉两面均明显;叶柄长3-5毫米,上面有浅沟。
猪血木的花属两性,1-3朵簇生于叶腋或生于无叶的小枝上,白色,直径5-6毫米,花梗长3-5毫米,无毛;苞片2,广卵形,长约1毫米,顶端圆,无毛或近边缘有纤毛;萼片5,革质,扁圆形,有时近圆形,长约2毫米,顶端圆而有微凹,外面无毛,内面被微毛,边缘有纤毛;花瓣5,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约4毫米,顶端圆,无毛;雄蕊25-28枚,长1.5-2.2毫米,花丝纤细,基部稍膨大,无毛,花药卵形,长约0.6毫米,被长丝䰶毛;子房上位,圆球形,无毛,表面有不规则瘤状突起,3室,胚珠每室6-8个,花柱长约3毫米,柱头单一,不分裂。
猪血木的果为浆果状,卵圆形,有时近圆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直径3-4毫米,萼片宿存;种子每室通常2-3个,种子圆肾形,褐色,表面有不规则网纹或皱纹,胚通常不发育。
分布范围
野生猪血木仅分布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八甲、三甲两镇。人工繁育的猪血木,分布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并被引入到广州市、深圳市、韶关市、云浮等地。
栖息环境
猪血木栖息于海拔100-400米的低丘疏林中或村旁林缘。
生长习性
猪血木的生长地属热带北缘及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3℃,1月平均气温12-14℃,7月平均气温27-28℃,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冬季雨量较少。土壤为砖红壤或赤红壤。通常生于土壤比较肥沃的丘陵缓坡地或低丘沟谷疏林中。常和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厚壳桂(Cryptocarya 黑枕黄鹂马来亚种)、毛黄肉楠(Actinodaphne pilosa)、豹皮樟(Litsea coreana var. 中华缺翅虫)、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树种混生。猪血木的始花期为9月下旬至10月初,盛花期10-11月;多数幼果均在11-12(-1月)陆续脱落,成熟的果实极少。成熟种子的幼胚发育尚属正常,但在母树周围未发现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栽培技术
猪血木的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其种子寿命短,采后应即播种或层积贮藏。建议少量剪取一年生枝条进行扦播繁殖试验,也可试行组织培养,加快育苗。扦插育苗试验,最好有自动连续喷雾的装置。
物种保护
保护现状
截至2022年,在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澄垌村坎头垌自然村,有一棵体型巨大的猪血木,树龄已有550岁,属国家一级保护古树。
濒危因素
截至2017年,根据实地调查,仅在广东阳春八甲村村旁丘陵地田边及八甲小学校园中尚保存有3株猪血木,其他各地似乎均已灭绝。在当地解剖了较大量的果实,发现绝大多数的种子均未成熟,有些种子,表面似乎已成熟,但大部分的胚都未发育,因此,在母树周围找不到幼苗或幼树。
保护措施
2022年3月,广东省检察院、阳江市检察院、阳春市检察院三级检察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行管护责任,极力挽救猪血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使濒危珍贵树种转危为安。
保护级别
猪血木被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
2017年,猪血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等级为极危(CR)。
2021年,猪血木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保护等级为一级。
主要价值
科研价值
猪血木兼具红淡比属Cleyera和检属柃木属的形态特征。对研究这些类群的亲缘关系以及它在厚皮香亚科Termstroemoideae中的分类位置等都很有科研价值。
使用价值
猪血木的木材结构细致,不裂不翘,适于排船及建筑用材。
相关报道
1998年在中国广东省阳春市首次发现3株猪血木,并引起轰动。
2001年10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专家在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内考察时,发现多种珍稀植物,其中包括两株猪血木,使地球上猪血木的数量由原来发现的3株增加到了5株。华南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叶华谷等通过对树茎和空心树头的研究,确定一棵猪血木具有1500年的树龄。
猪血木.inaturalist.2025-08-24
Euryodendron excelsum.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8-23
猪血木.植物智.2025-08-24
猪血木.物种2000官网.2025-08-24
猪血木.植物智.2025-08-24
连续三年!阳江检察案例亮相国际盛会.中共阳江市委政法委员会.2025-08-24
花开满城、鱼跃南海、候鸟南飞……秋天的绿美广东“靓爆镜”| 绿美热榜.南方农村报.2025-08-24
“猪”姓草木趣谈.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8-24
Euryodendron excelsum.iucnredlist.2025-08-2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中国政府网.2025-08-30
南方都市报:广东仅存3株 这种植物已极度濒危.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2025-08-30
中科院华南植物所发现珍稀猪血木.中国科学院.202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