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英文名:Chinese National Alpine Skiing Centre),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场馆,举办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等竞赛项目,也是中国唯一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雪场,地址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海坨山南麓区域,于2021年6月底全面竣工。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基地面积432.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约6公顷,永久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室外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该中心共设3条竞赛雪道、4条训练雪道以及其他联系雪道和技术雪道,各类雪道总长度约为23.1千米,最大垂直落差约925米。赛区内设置竞速与竞技两个结束区,是服务赛事的核心区域,具备竞赛终点、观众观赛、赛事组织、交通集散等多种功能,两个结束区以道路、索道及雪道相连。2018年12月30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开工。2020年11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通过fis的场地考察认证。2022年2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无障碍设施建设基本完成。2024年1月21日,第二届北京滑雪公开赛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2025年11月22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开板,2025—2026北京新雪季随之开启。

2021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获得绿色雪上运动场馆三星级评价标识。2023年12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成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双城·相约京张”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的沿线冰雪旅游点之一。

历史沿革

2013年10月7日,《延庆承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雪上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定稿。2014年3月8日,fis高山滑雪专家卡尔·弗斯诺到小海陀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他认为,该地区具备建设高山滑雪场的自然条件,可以设计建设出非常完美的高山滑雪场。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市成功获得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举办权。2018年12月30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开工。2019年11月15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开始造雪。截至2019年12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部分竞速赛道及相关设施已交付使用。

2020年11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通过fis的场地考察认证,并已通过两场测试比赛的检验。同年12月29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全面完工。2021年6月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全面竣工。7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已完成消防验收和竣工验收。8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A1、A2索道完成索检验收,正式取得国家客运架空索道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颁发的《客运索道安全检验标志》。同年11月15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开展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时高山滑雪项目造雪工作。

2022年1月28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完成赛道造雪、压雪塑形、安全防护、赛道冰状雪制作等工作,造雪面积约80万平方米,造雪量约为120万立方米。2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无障碍设施建设基本完成。2023年1月1日,从北京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了解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回村雪道全线开放。2024年11月22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开板迎客,冬奥会滑降项目赛道“瑞雪大道”首次向公众开放。同年12月28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滑降项目赛道——瑞雪大道正式开放。2025年11月15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2025-2026雪季的造雪工作正式启动。同年11月22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开板,这标志着2025—2026北京新雪季的序幕缓缓拉开。

地理位置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海坨山南麓区域。

建筑格局

综述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基地面积432.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约6公顷,永久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其中室外建筑面积(挑廊、平台、楼梯等)约1.1万平方米。该中心共设3条竞赛雪道、4条训练雪道以及其他联系雪道和技术雪道,各类雪道总长度约为23.1千米,最大垂直落差约925米。赛区内设置竞速与竞技两个结束区,是服务赛事的核心区域,具备竞赛终点、观众观赛、赛事组织、交通集散等多种功能,两个结束区以道路、索道及雪道相连。以往国际赛事雪道多按男子与女子技术难度不同,分设两条比赛主雪道,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道设计以竞速与竞技项目划分为两条主雪道,另加一条团体赛道,在滑降雪道中段设置了足够的空间便于滑行线路的调整,以适合男子女子共用一条雪道滑行,满足各项比赛的要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整个用地近似菱形。顶端最高点为小海坨峰(2198.38米),以此峰向西南与东南沿山脊线方向延伸,底端汇聚于佛峪口沟上口(1238米)。整个地势为各条沟谷从东北小海坨峰向下汇聚至西南角沟口,海拔高差约为960米,山体坡度大多在40%以上,满足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高山滑雪竞赛场地的需求。

雪道

竞速雪道

竞速雪道由上下两段雪道组成,主要承担滑降与超级大回转的比赛,雪道位于用地的中轴对角线上,起点高程2179米,终点高程1285米,垂直落差894米,平均宽度40米,坡面长度3045米,平均坡度为30%,其中最大坡度68%,最小坡度7.2%。竞速雪道缓冲区长度140米,最宽处130米,坡度5%,场地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满足赛事各项综合需求。

竞技雪道

竞技雪道为G1雪道,主要承担回转与大回转比赛项目。雪道位于赛区东南的山脊之上,形状呈反L形,垂直落差440米,坡面长度1118米,平均宽度50米,雪道宽度满足不同滑行线路的设置需求。雪道地形起伏呈波浪形,起始部分坡度较陡,最大坡度达68%,适合大回转比赛;雪道下段地形变化平缓,坡度主要在33%-50%之间,并设置一处转弯,以满足回转比赛要求。

训练雪道和技术雪道

与每条竞赛雪道相对应,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同时设置4条训练雪道和1条雪板测试雪道。F1雪道为竞速训练雪道,位于西侧山脊之上,垂直落差560米,坡面长度2092米,平均坡度28%,其中最大坡度68%,并设置F吊椅索道与之配套。G2为大回转训练雪道,平行紧临于G1雪道东南,垂直落差493米,坡面长度1600米,平均坡度34%,其中最大坡度73%也是整个赛区坡度最陡之处,设置G吊椅索道与G1、G2雪道配套。E1雪道为回转项目训练雪道,垂直落差153米,坡面长度485米,平均坡度33%,其中最大坡度57%,设置E吊椅索道与之配套。D3雪道为团体项目训练雪道,位于D2雪道西侧沟谷之中,垂直落差153米,坡面长度425米,平均坡度39%,其中最大坡度49%,设置D吊椅索道与D2、D3雪道配套。C2雪道上半段为雪板测试道,位于山顶出发区东南向山脊,垂直落差65米,坡面长度180米,平均坡度37%,其中最大坡度54%,下半段与E1雪道相连接。

技术雪道与联系雪道

技术雪道与联系雪道赛时为压雪车与设备转场通道,也是工作人员与运动员的滑行通道。雪道连接各雪道比赛项目的出发点、交通点和索道起始点,将赛区各条雪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技术雪道非雪季时作为维护车辆通行道路,其最大坡度为18%,雪道宽度8~10m,最小转弯半径12.5米,总长度10.5千米。

索道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索道系统共设9条架空索道和2条拖牵索道,全长约10.3公里,串联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各个区域。其中,A索道和B索道的最高运行速度可达每秒6米,单向运量可达每小时3200人,共有206个吊厢,设有座椅加热装置、定位系统和无线广播传媒装置。

场馆设施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设置永久、临时无障碍电梯共23部,无障碍坡道25个,此外还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坐席等。

建筑特色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主体结构选型贯彻山地施工条件下优先选用装配化的设计思路,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梁柱支撑、钢筋桁架组合楼板体系,钢材选用低温耐候钢,全螺栓连接。针对山顶特殊的风环境气候条件,结构构件按足尺(1:1)加工构件,取最不利荷载设计值,进行静力加载实验。桁架楼板室内采用免拆底模板材,保证施工进度;室外挑檐部分选用可拆底模板材,以实现建筑效果。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上段位于山顶出发区至中间平台间,起始段位于小海坨西向山梁,然后进入山梁北侧落叶松林,此段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同时展现了高山草甸与树林的自然风光。承上,雪道转为南向沿山脊直下,并设置4个跳跃点,此段为整条雪道最精彩之处,而且非常适合男子女子滑降共用赛道。雪道下段从中间平台至竞速结束区,雪道自此由山脊向西转入山谷,前半程为宽阔的碗状山谷,雪道宽达50米,后半程进入狭长的高山峡谷地段,雪道宽仅15米,出峡口处为最后一个跳跃点,结束比赛。此段雪道独具特色,尤其是高山峡谷地段,为世界之独有。整条竞速雪道从草甸到松林,从山脊到峡谷,跌宕起伏,变化多端,充分展示了高山滑降运动的惊险与刺激、速度与激情,是世界最具难度和最富挑战的高山滑降雪道之一。

举办活动

价值意义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中国第一条符合奥运会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赛后,高山滑雪中心将进行四季运营,雪季将继续举办高山滑雪赛事,为专业滑雪队提供训练场地,并向滑雪技能高级别大众爱好者开放。此外,还将利用回村雪道形成训练雪道,面向最广大群众提供舒适且富有趣味性的滑雪运动场地。非雪季时期作为山地观光和户外运动场所,可以进行山地探险活动,包括山地越野跑、自行车、滑索、攀岩等多种方式。

参观信息

2022年5月,延庆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区将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国家高山滑雪训练基地、雪车雪橇训练基地、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正式对外开放。2024年11月23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获得荣誉

距离冬奥会100天,这些词汇的英文表达你掌握了?(一).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5-11-23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火热开板 “瑞雪大道”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金台资讯.2025-11-23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设计创中国多个第一.中新网.2022-02-19

冬奥场馆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中国新闻网.2025-11-23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2-27

行程数千里,踏遍海陀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选址记.央视网.2025-11-23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振翅海拔两千米的“雪飞燕”.光明网.2024-02-27

中国院作品|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澎湃新闻.2025-11-23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两馆一村”全部通过竣工验收.新京报.2025-11-23

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无障碍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华社体育.2025-11-23

北京滑雪公开赛“滑”进冬奥赛场.青瞳视角.2025-11-23

视频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开板 新雪季拉开帷幕.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1-23

11个冬奥场馆全部通过绿色建筑认证.今日头条.2025-11-23

畅游冰雪季 2023-2024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公布.今日头条.2025-11-23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及配套工程将于2020年底建成.盐城新闻网.2025-11-23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四大场馆完工,最高海拔2198米!.京报网.2025-11-23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冬奥村完成消防与竣工验收,即将交付使用.新京报.2025-11-23

30分钟到山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索道系统全线贯通.cctv.2025-11-23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奥造雪工作今日启动.中国新闻网.2021-11-15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今天完成造雪.每日经济新闻.2025-11-23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回村雪道全线开放.新京报.2025-11-23

冬奥滑降项目赛道瑞雪大道开放!最大坡度64%.京报网.2025-11-23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启动新雪季造雪.中国青年报.2025-11-23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启动缆车运行压力测试.环球网.2025-11-23

高山滑雪世界杯打响“相约北京”头一炮.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5-11-23

今日风大 高山滑雪男子滑降赛延至明天.体育总局.2025-11-23

“只要努力,总会有超越!”中国选手亮相高山滑雪女子回转比赛.今日头条.2025-11-23

北京冬残奥会|一雷惊蛰始 豪情起高山——冬残奥高山滑雪首日综合.今日头条.2025-11-23

赛事一览 | 北京冬残奥会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今日头条.2025-11-23

这些场馆,冬奥赛后怎么用?.人民资讯.2025-11-23

“雪游龙”“雪飞燕”将在五一对外开放了.青瞳视角.2025-11-23

这个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今天首次向公众开放.北青网.2025-11-23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获评“世界领先”.今日头条.202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