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2号线(Shenzhen Metro Line 2),又称蛇口线,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第三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由深铁集团运营管理,于2006年12月23日开工建设,2010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一期工程(世界之窗站至赤湾站),2011年6月28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世界之窗站至新秀站),2020年10月28日三期(莲塘口岸站至盐田路站)开通,与8号线一期(梧桐山南站至盐田路站)贯通运营。其标志色为橙色。
深圳地铁2号线呈S形向东-西南走向,贯穿深圳市发展主轴,西起南山区赤湾站,途经福田区,东至罗湖区莲塘站,形成深圳特区内第二条东西向客运主通道。截至2020年10月,深圳地铁2号线全长51.93千米,截至2025年7月,该线路共设32个车站,均为地下车站。列车设计时速80千米/小时,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票价采用里程分段计价,起步首4公里2元。
深圳地铁2号线沿线景点有海上世界、蛇口滨海长廊、深圳人才公园、深圳湾公园海风运动公园、白色灯塔等。2023年4月客流数据显示,深圳地铁2/8号线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66.8万人次,其中早高峰黄贝岭村往湖贝方向最大断面客流达2.9万人次。截至2025年7月,深圳地铁2/8号线单日最高客运量达149.31万人次,同比增长35.4%。“国际劳动节”假期大梅沙站、小梅沙站单日最高客运量分别达16.61万人次、4.4万人次,刷新历史纪录。2025年7月14日,深铁集团与万科集团合作运营的“轨道交通+机器人配送”项目在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测试。
建设历程
1999年4月,中国政府批准《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批准深圳地铁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包括一号线的罗湖区至香蜜湖段和四号线皇岗至少年宫段,全长14.825千米。
2006年12月23日,深圳地铁2号线试验段工程开工典礼在世界之窗站工地举行。
2007年8月22日,深圳地铁2号线土建6标举行开工典礼,标志着2号线首期段全段开工。12月19日,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段2221标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东延段正式开工。
2010年12月28日,深圳市地铁蛇口线初期工程开通试运营仪式在蛇口港站地面广场举行,这是深圳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中第一条全线建成试运营的线路。
2011年6月28日,深圳市轨道交通蛇口线二期全网开通试运营仪式在市民广场举行。
2014年7月31日,深圳地铁2号线全线覆盖免费WIFI。11月6日,深圳地铁2号线全线覆盖移动4G。
2015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2号线延长线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016年2月25日,深圳地铁2号线开往赤湾方向的列车在超高峰时段(07:36-08:32)行车间隔由5分钟压缩至4分钟。
2018年4月,深圳地铁2号线轨道交通建设技术创新与实践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重大工程类二等奖。
2018年10月30日,深圳地铁2号线最小行车间隔由3分15秒压缩至3分钟,早高峰将实施大小交路,开行新秀站至湾厦站的区间车,各站的首班车也将分别提早5至15分钟,新秀往赤湾方向末班车将延长8分钟,于23时08分自新秀站开出。
2020年4月9日,深圳地铁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受施工影响,地铁2号线福田站至新秀站区间临时停运,赤湾至福田站双方向维持运行,行车间隔预计较平日有所加大。据了解,因地铁14线施工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岗厦村至华强北区间,遇地质突变,加之连日阴雨,为确保既有线安全,需对2号线岗厦北至华强北临时进行加固处理,受此影响,2号线福田站到新秀站区间临时停运,并启用公交接驳。。
2020年10月28日,被深圳市市民誉为“山海专列”的深圳地铁8号线一期开通初期运营。同时开通的还有深圳地铁2号线三期。
2023年12月27日,深圳地铁8号线二期开通,与2号线、8号线一期贯通运营(赤湾~小梅沙)。
2024年1月27日,深圳地铁2号线、深圳地铁8号线开始试行“晨曦特快”准直达车,在每个休息日的早上5:30从湾厦站始发,越行25站,中间经停后海、世界之窗、景田社区、福田、岗厦北、大剧院、黄贝岭、莲塘、海山共9站,1小时直达大梅沙站,比普通列车节约25分钟。5月1日起,地铁2号线将在“晨曦特快”的基础上试行“大站快车”模式,并进一步优化周末与节假日运能运力。6月,岗厦北枢纽南区通道以及8-11号出入口正式开通,至此岗厦北枢纽实现了深圳地铁1、2、10、11、14号线的“五线换乘”。
2025年7月14日,在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机器人利用地铁的空闲时间段,通过AI调度算法+机器人技术实现无人化配送的首次测试。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截至2025年7月,深圳地铁2号线共有32个站点,其中市内地铁换乘站12站。
车站命名
线路走向
深圳地铁2号线西起南山区赤湾站,途经蛇口片区、南山中心区、下穿欢乐谷、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安托山后沿侨香路行进,沿莲花路、新洲路至深南大道东行,经福田中心区、中心公园、华强北片区,从荔枝公园转入深南路,设大剧院站、湖贝站、黄贝岭站,绕过新秀立交,止于罗湖区新秀站。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运营时刻表(工作日)
运营时刻表(休息日)
运营时刻表(节假日)
以上参考资料:(深圳地铁2号线工作日、休息日和节假日运营时间稍有差异,部分节假日会额外发布延长运营通告,届时需以最新通告时间为准)
客运流量
截至2025年7月,深圳地铁2/8号线单日最高客运量达149.31万人次,同比增长35.4%。“国际劳动节”假期大梅沙站、小梅沙站单日最高客运量分别达16.61万人次、4.4万人次,刷新历史纪录。
运营模式
“晨曦特快”准直达车
2024年1月27日开始,深圳地铁2号线、深圳地铁8号线推行“晨曦特快”准直达车。“晨曦”代表着黎明后的微光,是早晨太阳的光辉,“特快”则表明了专列“准直达车”的快捷属性。“晨曦特快”将成为深圳地铁全线网开行时间最早的载客列车,从黑夜中出发,黎明时分到达。“晨曦特快”在每个休息日的早上5:30从湾厦站始发,越行25站,中间经停后海(5:33)世界之窗(5:39)景田(5:49)福田(5:53)岗厦北(5:56)大剧院(6:02)黄贝岭(6:05)莲塘(6:11)海山(6:19)共9站,1小时直达大梅沙站,比普通列车节约25分钟,为市民“坐地铁去海边看日出”提供更快一步的便利。
大站快车
自2024年5月1日开始,深圳地铁2号线及深圳地铁8号线将在保留“晨曦特快”服务的基础上,试运行“大站快车”模式,同时对周末和节假日的运输能力进行进一步提升,此举将让乘客的出行效率再获提升。“大站快车”与常规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保持一致,但会在部分客流量较少的站点不停靠,从而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提升乘车舒适度。2/8号线成为继14号线、6号线之后,第三条引入“大站快车”模式的地铁线路。
2/8号线“大站快车”的发车时刻为6:00、6:30、7:00、7:30,每半小时从赤湾站向小梅沙站方向发出一趟,全天共计发车4趟。具体而言,6:00和6:30从赤湾开往深圳小梅沙海滩的列车,将在深康、香蜜、莲花西、燕南、新秀、莲塘、沙头角、盐田港西、鸿安围、盐田墟这10个站点不停靠,相比普通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可缩短约10分钟;而7:00和7:30从赤湾开往小梅沙的列车,则会在深康、新秀、沙头角、盐田港西、鸿安围、盐田墟这6个站点不停靠,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列车可节省约6分钟。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深圳地铁2号线每列车采用6辆编组,车体为铝合金整体焊接式鼓形车体,运行速度为80千米/小时,车辆设计寿命为30年。列车采用了牵引传动系统及TCMS(列车控制系统)产品,制动方系统采用了EP2002控制单元;在内装结构上,安装了无骨架的顶板整体吊挂模块、挡风板整体安装模块及中间端墙模块和司机台墙板一体模块;深圳地铁2号线车辆侧墙内装墙板采用整块铝板压膜成形工艺,采用陶瓷喷涂工艺,墙板采用陶瓷喷涂后能够保证车辆防火性能更好;采用高亮度LED客室照明系统,较之普通照明系统具有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低功耗等优势,有效节约电能,实现了中国国内地铁车照明系统的升级换代。2025年7月14日,在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深铁集团与万科集团合作开展的“轨道交通+机器人配送”项目进行了测试。该项目利用地铁客流运输的平峰时段,完成了轨道交通零售门店的末端配送工作。
运行设备
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信号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即CBTC移动闭塞系统。保障列车能以较高的速度和较小的间隔追踪运行,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信号系统也支持非CBTC列车和CBTC列车同时在线上混跑,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主要工程
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环境条件复杂,沿线工程地质岩层起伏较大、地层软硬不均(既穿越了淤泥软弱地层,也穿越了微风化花岗石层),穿越填海区长度达7千米以上,8次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的线路,是国内目前在填海区下穿最长、实施难度最大的地铁线路。
深圳地铁2号线三期的项目有通讯光缆数十万米,排水管管道近万米,电力管线一万五千余米,燃气管道千余米需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完成迁改,为主体施工创造工作面。
文化特色
特色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