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英文名: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安科院),是应急管理部直属的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位于朝阳区北苑路32号院甲1号楼安全大厦,党委书记、院长为周福宝。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隶属于国家劳动总局的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随着历次机构改革,先后隶属劳动部、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应急管理部。1999年4月,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劳动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等六家机构合并组建“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经贸委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2000年12月,更名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2004年9月,该院更名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自2008年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实施“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工程”,同年获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1年5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增设农村安全生产研究所。2024年2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加挂“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牌子。2025年9月28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高德地图在北京联合发布“鹰眼守护”预警技术。截至2025年9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有职工670余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宗旨,承担安全生产领域科学研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预警和救援技术开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相关理论、标准、技术研究,安全生产领域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下设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纪检室、人事人才部、财务资产部、科技创新促进部和科研条件部,拥有国家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非煤矿山试验分基地、危险化学品及有毒物质泄漏扩散模拟试验分基地、热防护试验分基地和职业危害防护工程试验分基地,获批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8个,在北京—承德高速公路沿线形成“一线三地”发展格局。
“十四五”期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项目9项、课题19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形成高水平科技成果5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9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64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51项;参与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工作近100起。2022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获批“十四五”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5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入选第二批国家标准验证点名单,成为中国安全生产领域首个国家标准验证点。
历史沿革
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时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前身是“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1980年5月4日,国家科委正式复函国家劳动总局,同意在北京筹建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属国家劳动总局直接领导。1996年,经中编办批准,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加挂“劳动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的牌子。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先后隶属于国家劳动总局、劳动人事部、劳动部。1991年和1994年,经劳动部批准,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分别设立劳动保护检测技术中心和职业安全卫生培训中心。
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时期
1999年4月,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劳动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内设的安全卫生情报室和编译报导咨询室、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内设的《劳动保护》编辑部、中国劳动报内设的《安全生产报》编辑部,以及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劳动保护工业协会六家机构合并组建“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经贸委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直属国家经贸委领导。2000年12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成立,原由国家经贸委承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划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经贸委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转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直接领导,并更名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时期
2004年9月16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更名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并于2005年1月18日正式挂牌。自2008年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实施“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工程”。同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获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标志着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自2010年6月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管理部门、部分研究所和技术服务部门迁址。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隶属应急管理部时期
2021年5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增设农村安全生产研究所,开展农村安全生产重大系统性风险分析、政策理论、法规标准、实用技术等研究工作。2024年2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加挂“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牌子。2025年1月,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作为牵头建设单位、应急管理部作为组织单位的国家矿山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2025年9月28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高德地图在北京联合发布“鹰眼守护”预警技术。该技术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项目《公路与桥梁严重损毁后车辆避险预警及自动处置技术与示范》的核心技术成果。
机构规模
组织机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下设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纪检室、人事人才部、财务资产部、科技创新促进部和科研条件部;同时设有安全生产理论与标准研究所、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中心、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研究所、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研究所、化工园区安全研究所、矿山安全研究所、工贸安全研究所、城市安全研究所、农村生产安全研究所、新业态安全研究所、职业健康研究所、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劳动保护》杂志社有限公司、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安国泰(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安安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人员规模
人才结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有职工670余人,其中博士(含博士后)135人,硕士140人,高级技术职称研究人员144人。在职科研人员中,包括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为国家卓越工程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106人,占在编人员总数的100%,具有中级技术职称及以上人员83人,占在编人员总数的78%,高级技术职称及以上人员44人,占在编人员总数的42%。
高层次人才
注:仅收录部分
主要职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宗旨,按照“守住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本盘,开拓应急管理科技创新领域”的要求,承担安全生产领域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科学研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预警和救援技术开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相关理论、标准、技术研究,安全生产领域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技术支撑,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职业健康和重点工程项目安全提供技术服务。
科研技术
科研项目及成果
自2018年3月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完成了第32、33和34次南极科考及北极黄河站科考安全管理项目,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70周年北京市相关庆祝活动的风险评估与控制工作,参与崇礼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测试赛风险评估及突发事件预案编制,并开展雄安新区安全体制创新专题研究。该院承担或参与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公共安全部分)等8项,承建国家油气输送管道地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中心、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大数据平台及煤炭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工程,负责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及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工作。通过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专项资金及英国劳氏基金资助,完成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依托中日政府间合作项目“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建设了呼吸防护实验室,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中,为北京市防护用品检测检验、市场监管及“防护口罩再利用检测平台建设”提供支撑。
“十四五”期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项目9项、课题19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形成高水平科技成果5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9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64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51项;参与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工作近100起。
科研基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拥有国家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非煤矿山试验分基地、危险化学品及有毒物质泄漏扩散模拟试验分基地、热防护试验分基地和职业危害防护工程试验分基地。其中,国家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项目为国家规划重点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密云区巨各庄镇,距安全大厦67公里,占地237亩,已取得土地使用权。项目建筑面积为29518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705台套,总投资55689万元。项目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支撑安全生产监管和监察为目标,开展大型复杂、致害人数多、易发多发事故的原位工程试验,建设非煤矿山实验基地、危险化学品及有毒物质泄漏扩散模拟实验基地、热防护实验室(基地)和职业危害防护工程实验室(基地)四个分基地。项目建成后可为技术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技术装备安全适应性分析、事故分析鉴定及技术仲裁提供技术支撑。
实验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获批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8个,在北京—承德高速公路沿线形成“一线三地”发展格局。朝阳安全大厦用于支撑应急管理主责主业,建设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昌平安创大厦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装备研发,建设国家矿山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密云安科基地用于科学实验和技术装备验证,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程师队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形成科研实验、检测检验、实训演练、应急装备测试及科普教育功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有5个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和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21年,矿山边坡安全风险预警与灾害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和冶金工业安全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列入挂牌组建名单,重大危险源与化工园区系统安全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工业与公共建筑火灾防控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危化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列入首批创建名单。
检验检测工作场所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设有两处固定检验检测工作场所,分别位于朝阳区北苑路32号甲1号安全大厦和密云区巨各庄镇矿区路国家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实验室总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在册设备设施600余台套。该院的CMA检验检测能力包括87类检验检测对象,共1340个项目或参数;CNAS检测能力包括80类检测对象,共1312个项目或参数;CNAS检验能力包括7类检验对象,共28个项目或参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包括四大类检验检测对象,共265个项目或参数。检验检测能力覆盖危险化学品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交通安全、个体防护、公共安全、工业安全和职业卫生七个领域。
仪器设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时期,拥有可控色谱仪、高压液相色谱仪、红外分光光度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激光测尘仪及便携式粉尘检测仪、精密声级测量系统、高分辨率频谱分析仪、FFT信号分析仪等精密仪器,科研设施初具规模。在听力保护技术、呼吸性粉尘测量技术、毒物治理、作业环境粉尘恒流采样器、个体防护等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其中呼吸性粉尘测量技术处于中国领先水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合作交流
政府交流合作
2024年4月25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年9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中心应邀为天津市应急管理局举办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值守工作培训”授课。
科研院所交流合作
2024年9月20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东北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东北大学举行。2024年9月26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2025年7月9日,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应急管理学院)一行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调研交流,就人才交流与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交流。
企业交流合作
2025年2月12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徐工集团共建国家矿山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的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北京举行。2025年9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新业态安全研究所组织调研组赴深圳市与招商局集团安全环保部就新业态安全风险及管控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国际交流合作
2025年4月8日,加拿大能源监管局工程技术负责人乔·帕维利亚尼蒂先生(Joe Paviglianiti)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访问交流。2025年6月26日,由新加坡人力部高风险设施管理部门带队,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民防部队、裕廊集团、城市建设局、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等部门代表一行到访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等专题开展交流。2025年7月7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Genserik Reniers教授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访问,就化工安全前沿技术开展学术交流。2025年9月26日,由肯尼亚、南非、阿根廷、塞拉利昂、蒙古、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29名矿山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的“一带一路”非煤矿山安全能力提升研修班到访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密云安科基地,开展为期一天的技术交流与学习活动。
注:仅收录部分
人才培养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高校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5人,截至2017年已有12人完成出站。博士后在站期间及出站后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其中5人次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负责人,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SCI和EI论文等60余项科研成果,为中国安全生产事故防治与应急救援提供科技支撑。
文化建设
文化理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坚持按照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科技人才,凝心聚力,遵循“勇担应急创新重任,引领安全科技发展,做守夜人技术支撑”的总体发展思路,围绕新时代安全应急科技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新目标,支撑政府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监管监察工作。
文化活动
2023年3月5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团员青年代表参加了由部直属机关团委筹备组组织的以“传承雷锋精神 厚植为民情怀”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2月4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工会在安全大厦开展了迎新春职工趣味体育活动。此次趣味体育活动包含扑克牌升级和掼蛋两项竞技类比赛,以及跳绳、投沙包、定点投篮三项娱乐类活动。
所获荣誉
检测资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于1997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证书,2002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二合一评审,是国内第一批按ISO/IEC 17025 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2014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验机构认可。目前拥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实验室认可(CNAS检测)、检验机构认可(CNAS检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4个检验检测资质。
荣誉奖项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印发《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成功入选“十四五”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标准验证点名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成功入选,成为中国安全生产领域首个国家标准验证点。
安科院简介.安科院简介.2025-09-29
现任领导.现任领导.2025-09-29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2025-09-29
人才队伍.人才队伍.2025-09-29
文化建设.文化建设.2025-09-29
中国安科院联合高德发布“鹰眼守护” 科技赋能公路重大突发事件高效应急.百家号.2025-09-29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2025-09-29
科研基地.科研基地.2025-09-29
首批入选!中国安科院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入选!中国安科院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5-09-2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成功获批安全生产领域首个国家标准验证点.应急管理部.2025-09-2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迁址通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迁址通告.2025-09-29
检验检测.检验检测.2025-09-29
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2025-09-29
实验室.实验室.2025-09-29
概况.概况.2025-09-29
中国安科院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安科院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9-29
中国安科院受邀为天津应急局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值守工作培训.中国安科院受邀为天津应急局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值守工作培训.2025-09-2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9-2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9-29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到访中国安科院开展调研交流.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到访中国安科院开展调研交流.2025-09-2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国创中心框架协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国创中心框架协议.2025-09-29
中国安科院与招商局集团开展新业态安全工作交流.中国安科院与招商局集团开展新业态安全工作交流.2025-09-29
加拿大能源监管局工程技术负责人Joe Paviglianiti来中国安科院访问交流.加拿大能源监管局工程技术负责人Joe Paviglianiti来中国安科院访问交流.2025-09-29
新加坡高风险设施管理部门一行来中国安科院访问交流.新加坡高风险设施管理部门一行来中国安科院访问交流.2025-09-29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Genserik Reniers教授来中国安科院访问交流.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Genserik Reniers教授来中国安科院访问交流.2025-09-29
“一带一路”国家非煤矿山安全能力提升研修班到访中国安科院密云安科基地.“一带一路”国家非煤矿山安全能力提升研修班到访中国安科院密云安科基地.2025-09-29
中国安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中国安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2025-09-29
中国安科院团员青年代表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国安科院团员青年代表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25-09-29
中国安科院工会举办2024年迎新春职工趣味体育活动.中国安科院工会举办2024年迎新春职工趣味体育活动.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