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李凤善
编辑:浩

李凤善(1918年-1938年10月),朝鲜族,出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龙爪镇,抗联5军1师妇女团战士,“八女投江”烈士之一。

1938年10月,李凤善和其他7位女战友在乌斯浑河畔(满语意为“凶猛暴烈的河)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主动吸引千余日伪军火力,弹尽后集体投江牺牲。

2009年,“八女投江”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2021年3月22日,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之八女投江。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凤善,1918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龙爪镇参军后,加入抗联5军1师妇女团,她是做服装的巧手,经常随队下连,为战士缝补衣服。

壮烈牺牲

1938年7月,李凤善随军西征,10月随西征部队返回刁翎根据地,19日晚露宿于三家子村西北的乌斯浑河西岸老道口附近的谷地之中,不料部队被日伪军发现。20日凌晨欲渡河时战斗打响,她与其他7位女战友在掩护部队突围后,因弹尽,一起投入乌斯浑河,壮烈殉国,李凤善年仅20岁。

人物事迹

1938年夏,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洲国军松花江下游进行“三江大讨伐”。东北抗日联军第4、5军为摆脱困境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1938年10月上旬,妇女团随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百余人来到乌斯浑河边,露宿在柞木岗山下,拟于次日拂晓渡河,绕道去克上克密营寻找第5军军部。由于天寒地冻,部队燃起十来堆篝火取暖。篝火暴露了目标,引来千余日伪军偷袭。大队指挥员在及时组织火力反击的同时,指挥部队朝柞木岗山方向奋力突围,遭敌密集火力封锁,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此时,指导员冷云将妇女团7名战士分成3组同时向敌人开火,吸引敌军大部分火力。大部队趁机发起冲锋,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而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陷入重重包围。

面对日伪军逼降,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共8名女战士,宁死不屈,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投江牺牲。

后世纪念

“八女投江”纪念碑

1982年10月,乌斯浑河畔东岸的小关门嘴子山坡上,建起“八女投江”纪念碑,碑文正面刻着时任黑龙江省省长陈雷的手书:“八女英魂,光照千秋”。1988年,中共牡丹江市市委、市政府在牡丹江畔江滨公园修筑了八女投江群雕纪念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亲临现场,并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

1999年,“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被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2013年被中共黑龙江省委命名为黑龙江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国家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

2011年9月18日,“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牡丹江市林口县)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被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省委命名为第一批黑龙江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4年9月1日,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为第四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其它

1957年,王盛烈创作了名画《八女投江》,该画作现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八位女战士为了不被敌人活捉集体投江的真实感人故事。

198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电影《八女投江》展现了中国抗日女战士的付出与牺牲。

2009年,“八女投江”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2021年3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之八女投江。

人物评价

八女投江的壮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她们身上闪现的是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烈士投江的黑龙江省林口县乌斯浑河边,建立起一座雄伟的“八女投江”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写着抗联老战士陈雷的题词:“八女英魂,光照千秋。”(央广网 评)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李凤善.中华英烈网.2025-07-20

【英烈事迹宣传】八女英雄——王惠民、李凤善.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0

来,再听听“八女投江”的故事.中国军网.2025-07-20

“八女投江”殉难地缅怀英烈.中华英烈网.2025-07-20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八女投江._央广网.2021-03-30

八女投江:宁死不屈的如花战士.中国军网.2025-07-20

安顺福.穆棱市人民政府官网.2025-07-20

乌斯浑河畔“烈女标芳”“八女投江”殉难地,传承红色文化,谱写振兴新篇.新华网.2025-07-20

【红色牡丹江】学党史弘扬红色传统 践初心热爱家乡祖国——抗日英雄八女投江的故事.爱民区人民检察院-今日头条.2025-07-20

【红色牡丹江】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 .微信公众平台.2025-07-20

八女投江.光明网.2025-07-20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八女投江.央广网.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