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申,男,1956年10月生,宁晋县人,消化病学和消化内镜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200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
1988年8月开始,李兆申担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讲师,2年后在消化内科担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2.02至今,李兆申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及内科学教研室担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1994年9月至1998年9月,李兆申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内科系消化科主任。1999年8月,李兆申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胰腺病重症监护室。2014年10月,李兆申担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次年,在第19届国际胰腺病学会年会上,李兆申受邀担任执行主席并发表《慢性胰腺炎诊疗新模式》主题演讲。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李兆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工作。2021年李兆申任国家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主任。2023年4月,李兆申和团队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发表于国际消化病学知名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同年5月,李兆申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11月30日,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座谈会在宁波市举行,李兆申出席。
李兆申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中国医师奖、军队科技领军人才,荣立一等功1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总编、美国消化内镜学会《GIE》编委和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IO》共同主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0年,李兆申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军医系,1988年获该校消化内科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从1988年8月开始,李兆申担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讲师,2年后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担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1992年12月至今,李兆申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及内科学教研室担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1999年8月,李兆申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胰腺病重症监护室,开展了以腹腔灌洗及早期肠内营养为特色的综合治疗方法。2001年,长海医院消化内科被评为全军重点实验室、全军消化内科中心,迈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并成功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胰腺病学专业杂志《胰腺病杂志》。
李兆申教授同时担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和全军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李兆申教授牵头的项目组在重大胰腺疾病诊治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和创新,其研究成果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10月,李兆申担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第19届国际胰腺病学会年会在上海召开。李兆申受邀担任执行主席并发表《慢性胰腺炎诊疗新模式》主题演讲。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共鸣,世界内镜学会主席雷迪教授多次撰文引用并高度评价,“李兆申团队的创新研究奠定了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的基础”。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9月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李兆申院士工作站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李兆申院士,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肖海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党委书记武少新、内镜科、胃外科、内科、实验研究部等科室医护人员代表出席仪式。
2019年7月初,李兆申被爆论文作假。7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在其官方服务号上发布声明称正在组织力量调查核实,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
2021年11月,李兆申任国家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2023年4月17日,李兆申和团队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获得新突破。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消化病学知名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
2023年5月21日,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选举成立大会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李兆申任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同年11月30日,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座谈会在宁波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张伯礼等26位院士出席。
研究方向
李兆申从事临床科研一线工作,在消化内镜和胰腺病诊治领域做了系统性创新工作:提出内镜体检新理念,研发两代胶囊内镜,建立质控标准和培训体系,显著提升中国消化内镜原始创新和规范诊疗水平;建立慢性胰腺炎“药物-砾石介入-手术”微创治疗新模式,创建多项胰腺疾病诊疗新技术,显著提高中国胰腺病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李兆申在胰腺病诊治和消化内镜领域做了大量系统性创新工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任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等课题4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主编专著47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消化顶级期刊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45篇,总IF1003,单篇最高18.2,被NEJM、Lancet等SCI引用3598次,研究内容写入55部国际指南和33部英文经典教科书及专著;发表中文论著1054篇,被引10809次(截至2022年6月)。
主要论文
主要论著
发明专利
科研项目
社会任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总编、美国消化内镜学会《GIE》编委和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IO》共同主编、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23年5月21日,李兆申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人才培养
培养研究生149名,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2名。
1991年5月,李兆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内镜培训中心,并在23个省市区设立培训基地。
社会活动
2023年10月15至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组织“院士专家医疗队”由大学焦占锋政委带队,夏照帆院士、李兆申院士领衔赴北部战区海军部队开展“健康送海疆”医疗巡诊活动。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科研获奖
参考资料:
人物事件
2019年7月初,网上曝出李兆申涉嫌剽窃学术论文等学术不端问题引发关注。7月2日,中国工程院相关负责人对外公开表示,已经关注到网络上反映李兆申有关论文涉嫌抄袭的情况。该负责人称,中国工程院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已按程序启动调查工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取得联系并开展调查核实。中国工程院恪守学术诚信,对学术不端采取零容忍态度,将根据调查结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7月2日晚,海军军医大学在其官方服务号上发布声明称:注意到网上有关“李兆申院士涉嫌论文剽窃、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的情况,学校高度重视,正在组织力量调查核实,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
人物评价
李兆申教授是中国消化内镜学和胰腺病学专家,从事医教研一线工作,针对中国重大临床需求,开展了消化内镜转化和胰腺病创新研究,为中国消化内镜快速发展和胰腺病诊治水平提高作出突出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评)
作为长海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院士不仅自己完成多个重大临床科研,他还要带动整个医院的临床科研水平提升。(新民周刊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