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英文名:祁连镇 County)隶属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藏族自治州,因地处祁连山脉中段腹地而得名,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东与门源、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接壤,南与海晏、刚察县相连,西与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与甘肃省酒泉、肃南、民乐、山丹为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8°05′-101°02′,北纬37°025′-39°05′之间。距离省会西宁市280公里,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下辖4乡3镇45个行政村。截至2024年10月30日,祁连县总人口5.3万人。县政府驻地在八宝镇新城区广场中路16号。
祁连在汉代以前为羌族牧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成为前秦、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和吐谷浑属地。到了隋朝,隋炀帝西征击败吐谷浑,置西海郡割,祁连地区属西海郡辖。唐朝和五代十国时为吐蕃属地,之后为吐蕃、西夏和宋王朝交替统治。元代置西宁、贵德两州及吐蕃朵甘思地。明代改西宁州为西宁卫,祁连地区为西宁卫属阿吉第十三族牧地,明末为西海蒙古麦力干所据。清雍正二年(1724年),设大通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卫为县,祁连东部地区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余地隶于西宁市办事大臣。1929年,青海省建省,祁连属门源回族自治县管辖。1939年由门源县析置祁连设治局。1949年11月22日祁连解放,暂由门源县代管,1951年9月将祁连设治局改为祁连区人民行政委员会,由省直辖。1953年1月23日,祁连县人民政府成立。2001年3月5日,祁连县撤销多隆、默勒乡,合并设立默勒镇。2006年8月,撤销柯柯里乡,并入野牛沟乡。
祁连县地处北祁连山中端。境内山大谷深,高山纵横,地形起伏,总的趋向是东北略低,西南较高,山前坡地和丘陵坡地约占总面积的83%,海拔大都在2800—3300米之间。祁连县属大陆性高寒山区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283—2971小时,日照率为53—68%,太阳年总辐射量156.09—177.11卡/平方厘米,平均年降雨量为280—400毫米。截至2025年,祁连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50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形成“国省干线为骨架、乡村旅游公路为脉络”的路网格局。2024年,祁连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35:17.89:48.76。
祁连县先后获得过“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国家卫生县城”“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
名称由来
祁连县因地处祁连山脉中段腹地而得名。
历史沿革
古代
祁连县在汉代以前为羌族牧地,峨堡古城、三角城,扎麻什郭米、夏塘台、默勒等地区为早期西戎(羌)人居住、游牧的地方。西汉时,祁连县属匈奴右地(前174年),匈奴王冒顿单于击败月氏(支),部分月氏胡迁居祁连山南麓,号称“小月氏”。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走廊,迫使匈奴势力退出祁连山。刘彻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派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平羌,依山建设要塞,建设了鲜慰塞古城在今天的祁连县峨堡至八宝18公里处。东汉末年,祁连县属西平郡辖地。魏晋南北朝时期,祁连县先后成为前秦、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和吐谷浑属地。到了隋朝,隋炀帝西征击败吐谷浑,建立西海郡,祁连地区属西海郡辖。唐朝和五代十国时,祁连县为吐蕃属地,之后为吐蕃、西夏和宋王朝交替统治。元代,祁连县为西宁市、贵德两州及吐蕃朵甘思地。明代改西宁州为西宁卫,祁连地区为西宁卫属阿吉第十三族牧地,明末,祁连县为西海蒙古麦力干所据。清雍正二年(1724年),设大通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卫为县,祁连东部地区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其余地方隶于西宁办事大臣。
近现代
1929年,青海省建省,祁连县属门源回族自治县管辖。1939年,由门源县析置祁连设治局。1949年11月22日,祁连县解放,暂由门源县代管,1951年9月,将祁连设治局改为祁连区人民行政委员会,由省直辖。1952年10月1日,青海省政府决定改祁连区行政委员会为祁连自治区人民政府,由青海省政府管辖。1953年1月23日,祁连县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6月18日,祁连县人民政府改为祁连县人民革委会,同年,海北藏族自治区改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后,仍然管辖祁连县。1980年8月12日,祁连县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祁连县人民政府,1987年,祁连县迁回八宝。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政府以青政函[2001]15号函下发《关于对海北藏族自治州撤并乡及设镇方案的批复》。同意撤销祁连县多隆、默勒乡,合并设立默勒镇。2001年末,祁连县辖3个镇、4个乡,1个居委会、40个村(牧)委会。2005年,祁连县辖3个镇、5个乡: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扎麻什乡、阿柔乡、野牛沟乡、柯柯里乡、央隆乡。2006年8月,撤销柯柯里乡,并入野牛沟乡。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4个乡: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扎麻什乡、阿柔乡、野牛沟乡、央隆乡。截至2024年10月,祁连县辖4乡3镇4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东经98°05′-101°02′,北纬37°025′-39°05′,东与门源回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接壤,南与海晏县、刚察县相连,西与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与甘肃省省酒泉、肃南、民乐、山丹为界。距离省会西宁市280公里,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祁连县地处北祁连山中端。境内山大谷深,高山纵横,地形起伏,总的趋向是东北略低,西南较高,山前坡地和丘陵坡地约占总面积的83%,海拔大都在2800—3300米之间。东部峨堡——阿柔间、中部多隆——默勒间,西部柯柯里——野牛沟间都有较平缓的盆地草场,海拔在3000—3600米间。走廊祁连山脉和托勒南山蜿蜒于西北,大通山绵亘于东南部,托勒山纵贯中部,4座山脉构成祁连县地貌骨架。山脉多挺拔耸立,现代冰川广布,寒冻风化和冰化浸蚀作用强烈。各山脉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山间凹陷盆地,形成“四山”夹“四盆”的地势特征。西部托勒瓦黄寺沟西岔为境内最高点,主峰海拔为5248米;中部、东部的山峰一般在4200米以上。县境最低点在中部加木沟口,海拔为2305米。
气候
祁连县属大陆性高寒山区气候。因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降水相对较多,形成内陆高原寒冷、干旱、冷温半湿润区。气候有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气明洁等特点。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283—2971小时,日照率为53—68%,太阳年总辐射量156.09—177.11卡/平方厘米。全县年平均气温1℃,极端最低气温一39℃(1978年1月19日),极端最高气温30.5C℃(1971年7月15日)。无霜期较短,年均80—100天。农作物、牧草生长期一股为90一120天,平均年降雨量为280—400毫米,年极端降雨量最多的地区可达600毫米。日最大降雨量37.5毫米(1990年7月25日)。
水文
祁连县境内有2大河流:黄河水系的大通河和内陆水系的黑河——八宝河,共有支流105条,水流总面积1.31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23.22亿立方米。黄河水系的大通河发源于天峻木里地区,从南部流经县境。内陆水系的黑河市,发源于野牛沟地区洪水坝八一冰川及走廊南山沼泽地带,有大小支流114条,从西向东流,在潘家峡折向北流入河西走廊。八宝河发源于景羊岭以南的山地,有大小支流53条,自东向西注入黑河,均系冰川、降水补给的河流。据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1956年考察,祁连山脉共有冰川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冰川水储量615.49亿立方米。祁连县境冰川面积290.7平方公里,占祁连山冰川总面积的21.78%,冰川融水量2.21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祁连县共有草原1679.29万亩,有西藏羊、野牦牛等各类牲畜117.1万头只匹,年产牛羊肉1.5万余吨、祁连大白毛1300余吨。境内已查明的有石棉、蛇纹岩、煤炭、玉石、铜、铅、锌、铁等金属、非金属矿43种500余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6.77万千瓦,现已开发水电18万千瓦,“三河源”年径流量约50亿立方米。境内林地面积393万亩,森林覆盖率15.98%。有大黄、柴胡、雪莲花、冬虫夏草图等经济药用植物多达368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野牦牛、蒙古野驴、白唇鹿、雪豹、熊等20余种。
矿产资源
祁连县境内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铬;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铜、铜铅锌、光卤石、砂铂、岩金、钼金、黄铁矿、锑、汞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棉、重晶石、宝玉石、磷、石墨、白云岩、石灰岩、粘土、石膏、硅土、蛇纹岩、大理石、菱镁矿、油母页岩等;可燃性矿产主要有煤。
生物资源
祁连县野生动物有野牦牛、野驴、盘羊、白唇鹿、马鹿、麝、岩羊、雪豹、熊、雪鸡、玉带海雕等20余种,约4万余头(只)。经济药用植物共有368种,例如大黄、北柴胡、黄芪、秦艽、疏叶当归、雪莲花、冬虫夏草图等共325种,属57科,91属。此外还有沙棘、蘑菇、草莓、地衣、发菜等食用植物和菌类。
畜牧业资源
祁连县境内拥有天然草原1679.29万亩,可利用草原1552.05万亩(冬春674.92万亩、夏秋877.13万亩),划定基本草原1319.24万亩。可利用草原全部承包到户或联户,其中承包到牧户1396.71万亩、承包到联户136.94万亩、承包到学校16.2万亩、承包到寺院2.2万亩。全县共发放草原承包使用权证45本、承包经营权证5521本,签订草原承包合同5521份。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类,高寒草原类和高寒荒漠类。
森林资源
祁连县森林面积为393.51万亩,其中,乔木林面积23.93万亩,占森林面积的7.93%,蓄积256万立方米;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280万亩,占森林面积的92.07%。全县天然林保护管护面积77.72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公益林)管护面积234.86万亩。祁连县森林覆盖率为14.81%。
自然灾害
祁连县有旱灾、霜冻、大风、冰雹、2008年中国雪灾、低温、虫灾、鼠灾等。春旱造成牧草返青期推迟,缩短牧草生长期,造成农业推迟播种或出苗不齐、枯死。发生春旱年均约27天,且易发生在4—6月。除春旱外,还有伏旱。俗称“卡脖子”旱,一般发生在7月,2个农业乡发生伏旱的机率为22.7%,霜冻多发生在牧草萌发后和农作物苗期,气温降至一2℃以下时,农牧业将遭受严重损失。五级以上大风年均30天,1957年曾达62天。大风在境内西部多于中部和东部,西部地区2—5月,每月基本出现1次,1个月最多达13天,1979年5月13日一14日,因受狂风袭击,托勒牧场仅2天时间内,就损失绵羊近3000只。雹灾是祁连农业的主要灾害,一般发生在5—10月。因地形关系,各地发生次数不均,县城周围地区年均约5.8次。1956年秋收前发生的雹灾、使农作物受灾1200亩。此外,因山势复杂,易发生山洪,泥石流,2008年中国雪灾等。
行政区划
截止2024年10月30日,祁连县辖4乡3镇45个行政村,包括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阿柔乡、扎麻什乡、野牛河乡、央隆乡。县政府驻地在八宝镇新城区广场中路16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止2024年10月30日,祁连县总人口5.3万人。
民族
祁连县有汉、藏、蒙、回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9.2%。
语言
祁连县语言有普通话、青海方言、少数民族语言。
经济
综述
2022年,祁连县地区生产总值20.13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5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68亿元,同比下降15.2%;第三产业增加值9.1亿元,同比下降1.5%。
2022年,祁连县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1.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38亿元,同比增长70.2%。
2024年,祁连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97亿元,下降4.9%,第三产业增加值10.82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54:15.27:46.19调整为33.35:17.89:48.76。
第一产业
2022年,祁连县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1.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73%,其中:种植业总产值0.62亿元、同比增长3.36%,林业总产值0.2亿元、同比增长1.19%,畜牧业总产值10.35亿元、同比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15亿元、同比增长3.52%。
2024年,祁连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56%,其中:农业产值0.638亿元,同比增长5.89%;林业产值0.174亿元,同比下降18.6%;牧业产值8.65亿元,同比上升4.97%;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17亿元,同比增长5.37%。农业、林业、牧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6.62%、1.81%、89.79%、1.78%。
2024年,祁连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4.855万亩,同比增长1.7%。完成粮食作物2.09万亩,同比下降0.01%。其中稞麦1.687万亩,同比下降1.53%;小麦0.39万亩,同比增长26.87%;豆类0.08万亩,同比下降44.5%。经济作物生产情况良好,完成经济作物2.76万亩,同比增长3%。油菜作物1.59万亩,同比增长7.5%;青饲草0.38万亩,同比下降8.6%,蔬菜0.04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
2024年,祁连县牛存栏31.82万头,同比增长7.72%;出栏7.38万头,同比增长0.07%;牛肉产量7973.77吨,同比增长0.12%。羊存栏77.41万只,同比下降4.68%;出栏33.39万只,同比增长5.5%;羊肉产量6319.83吨,同比增长2.43%。
第二产业
2022年,祁连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44亿元,上年同期为1.45亿元,同比下降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5%。共有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青海黄河中型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常发电,由于上游水量增加,产值同比增长9.59%;青海祁连亿达畜产肉食品有限公司为季节性生产企业,9月21日开始生产,屠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产值同比增长63.48%;祁连鑫曙博远选矿有限公司为季节性生产企业,因矿山环境治理等因素影响生产天数较上年同期减少,产值同比下降43.61%;青海金祁连乳业有限公司由于生产设备升级,产量增加,销量比上年同期较高,产值同比增长56.76%;青海西海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因2021年8月柴达尔煤矿冒顶事件影响至今未生产,产值同比下降100%。
2024年,祁连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115.2万元,上年同期为9189万元,同比增长0.4%(上半年-27.2%、前三季度-16.1%)。
(一)采矿业下滑明显。祁连县采矿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40.76% ,增加值同比下降47.4%,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2.57个百分点。铜原矿产量同比下降100%,铜精矿含铜量产量同比下降28.5%。
(二)制造业发展稳中有进。祁连县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1%,增加值同比增长6.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93个百分点。冻畜肉产量同比增长83.3%,奶制品产量同比下降5.3%,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增长24.8%。
(三)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稳步向好。祁连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活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9.19%,增加值同比增长38.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4个百分点。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41.2%。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祁连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54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城镇实现零售总额5.76亿元;同比增长1.7%,乡村实现零售总额0.78亿元,同比下降8.5%。
2024年,祁连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78706.9万元,同比增长2.2%。四季度在冬季旅游各种促销费活动的影响下,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前三季度,增长0.8个百分点。
旅游
2019年,祁连县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祁连县阿咪东索景区入围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面提升了“天境祁连”旅游品牌对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祁连县探索实施“旅游+山水田园+特色餐饮”“旅游+特色风情小镇+特色民宿”“旅游+土特产品商业+技能培训”等旅游发展战略,盘活了乡村特色文旅资源。推出牛羊头饰品精加工、酒泉玉产品精深加工、龙鳞根雕奇石、手工刺绣等特色旅游商品和13类87款全域旅游优质文创产品。依托核心景区(卓尔山、阿咪东索)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催生酒店、乡村旅游接待点、民宿、特色餐饮及特色文旅商品等旅游业态,有效带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培育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9个,累计培育“农家乐”“牧家乐”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58家,文旅商品经营户113家,全县文旅从业人员达1.27万人,旅游从业人员占本地人口就业数量的25%以上。2021年以来,全县接待游客439.8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67亿元。
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为有效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不够等难题,坚持“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探索体育文化助推农牧产业的发展路径,努力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成功举办2024“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海北赛区、祁连县“青海省骢杯”祁连山青海骢马超级联赛、“决战祁连”搏击格斗争霸赛、阿咪东索林海徒步登高等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效果突出的体育赛事活动,推动农牧、“体育+”旅游跨界融合纵深发展。2024年举办文化节庆活动20余场次,参与游客超10万人次。同时,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那达慕大会、“青洽会”等各类活动,组织10家企业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米则柔”进行展销,全县各类农畜和文旅产品销售达5200元。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牦牛肉干、黑枸杞等特产,2024线上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聚焦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重要征战地和讲好红西路军故事核心承载地的定位,深入挖掘青甘新三省红西路军战斗遗址、纪念馆等30余处,收集相关史料200余万字,查阅档案近2000余份,搜集西路军转战祁连故事31个。同时,寻访红西路军刘思贵、赵英秀、杨守先、陈洪江、贺颜太等战士后代并邀请担任县委党校兼职讲师,52名村(社区)党组织老书记、“老红军”“老战士”等历史事件亲历者列入师资库进行动态管理。县委党校已聘请9名省州专家学者担任客座讲师,培养3名骨干专职教师,吸纳26名乡镇党校兼职教师,形成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红色属性”突出的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7月11日,祁连县接待游客63.88万人次,同比增长32.31%,实现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30%。特别是今年“国际劳动节”期间,自驾游持续升温,全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双双实现40%以上的增长,星级宾馆入住率达47.84%,同比增长119%。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祁连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项目投资完成9.61亿元,同比下降1.7%,占投资总量的89.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9亿元,同比增长449.2%,占投资总量的10.2%。
2024年,祁连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1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较1-11月提高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21.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8.8%,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5倍,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8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截至2025年4月,祁连县提档升级大型民族演艺歌舞剧《天境祁连》、红色舞剧《祁连忠魂》,创作推出文旅宣传片《天境祁连—诗与远方的家园》《遇见祁连》,绘制文旅宣传手册《祁连手绘地图》《全域旅游宣传册》《乡村旅游宣传册》,原创歌曲《天境飞歌》《向往祁连》《祁连山花你慢点开》,原创舞蹈《守山》《水红花儿》《游牧汉子》,诗歌书籍《峨日多雪峰之侧—当代诗人笔下的祁连》等多个文艺作品。原创舞蹈《游牧汉子》入围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舞蹈类决赛,祁连县文化馆、祁连县民族艺术团分别荣获全国“双服务”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5项,州级非遗项目10项,县级非遗项目17项。培养非遗传承人 46 名,其中省级传承人 4 名、州级传承人 7 名、县级传承人35名,打造祁连县非遗展览厅3处。同时,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方面筹建了“峨堡会见”雕塑、峨堡古城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苑、红色研学馆等红色旅游景点。
教育事业
2023年,祁连县共有学校39所(其中幼儿园27所、小学10所、初中1所、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8412人(其中学前教育1734人、小学3958人、初中1800人、普通高中920人),教职工1115人(其中专任教师650人)。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6.66%、义务教育巩固率99.2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86%。
医疗卫生
2021年,祁连县投资2788万元,总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的祁连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正式启用;2022年,祁连县投资120万元的祁连县人民医院血库建设项目完成改扩建工程;2023年,祁连县投资888万元,建成峨堡镇、央隆乡、默勒镇、阿柔乡、野牛沟乡五所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宿舍及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2024年,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投资720万元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新城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和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1182平方米的祁连县峨堡镇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截至2025年7月,祁连县主动对接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在重点专科建设、运营管理、业务培训等领域扎实推进帮扶合作,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祁连县依托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机制,签订远程影像诊断协议,搭建远程传输平台,实现疑难影像即时上传、快速反馈。针对复杂病例,开展常态化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提升县域急危重症诊断效率。县域影像甲级报告率由82%提升至96%,累计完成远程影像分析反馈120余例,培养影像诊断业务骨干4名。
积极统筹医疗资源,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升级。通过积极统筹省内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提升重点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邀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关节科、小儿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医疗帮扶。严格落实《青海省“十四五”时期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方案》,深化与青海省藏医院合作,通过签订帮扶协议、加入青海省藏医外治专科和药浴专科联盟,全力推进县藏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依托青海省藏医院医联体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技术提升、专科创建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提升藏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强化与浦口区的对口协作,重点推动县藏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强化县藏医院服务能力。
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加强山东省援青和专科联盟建设。通过山东援青和“专科联盟”机制,积极邀请山东博兴县尚美口腔医院和张掖市专家赴祁连开展门诊诊疗、带教工作,通过“专家坐诊+学术赋能+疑难手术指导”,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同时,积极对接山东省阳谷县、博兴县的相关医疗机构,邀请耳鼻喉科及眼科专家在祁连开展诊疗服务,累计完成五官科手术10例,接诊门诊患者165人次。
社会保障
2022年,祁连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8元,同比增长5.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03元,同比增长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80元,同比增长8.3%。
2024年,祁连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15元、同比增长5.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24元、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8元、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交通
祁连县境内有宁张公路、湟嘉公路穿境而过。截至2025年,祁连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50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形成“国省干线为骨架、乡村旅游公路为脉络”的路网格局。同时,G227国道与213公路的交汇,使祁连成为西北小环线、绝色G213祁连线等经典自驾路线的核心节点,显著提升区位吸引力。祁连机场,位于祁连县县城东南约35公里处,为4C级民用支线机场,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
人文
美食
在祁连山脉中吃草长大的羊,肉质软嫩而没有任何的膻味,没有“膻味”的秘密,都在由十几种香料制成的酱料中。热腾腾烤全羊带着焦香,沾着孜然芹辣子面一大口进嘴,牙齿切开纤维满口肉汁,肉质嫩香且多汁,纤维分明,金黄酥脆,孜然浓烈的香味萦绕在口鼻挥散不去。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青海高原牧民对羊肉的一种独特吃法。因吃时一手持刀切割,一手抓肉入口而得名。一盘羊肉,肉赤膘白,肥而不膻,色泽诱人,用刀割吃,虽然吃得嘴油手滑,但仔细品味,爽而不腻,油润肉酥,质嫩滑软,滋味不凡。青海各族人民用手抓羊肉作为敬客的上好食品。
酿皮是用麦面为原料,经洗面、发酵、过滤、刷浆、蒸面、出皮、切段都遵循古法,将“蒸酿皮”切成条状,缀以面筋多片,加调料,即可食用。酿皮是青海省地方风味浓厚的传统小吃,吃起来辛辣、凉爽、柔韧,滋味悠长。
祁连烤肉
祁连地处高原,也是畜牧业大县,西藏羊以天然、绿色,肉质鲜美而闻名。将羊肉切成小片,串穿于铁扦上,放特制的长方形烤炉焙烤。在酱油、精盐、姜粉、辣面、椒粉等佐料的加持下,肉嫩味香,营养丰富。现在烤羊肉已经发展到烤蹄筋、烤腰子等。
狗浇尿是青海地区流行的一种用菜籽油煎的速冻春卷。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擀开,撒上香干生粉,菜籽油抹匀卷成长卷,再顺面卷方向探成螺丝状,切成小段压平压薄,口感甘甜香软。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柔逗曲
“逗曲”在藏语中称“喜合”,是藏族群众以形象生动、比喻夸张的语言相互对答、相互逗唱的一种对唱方式。“逗曲”多为两人对唱的形式,歌颂大海、赞美雪山、赞美草原、骏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演唱“逗曲”来互道祝福,互道吉祥。在青海省祁连县流传的“阿柔逗曲”,距今已有269年的历史。传承于藏族“逗曲”的“阿柔逗曲”属于多元化一体,具有地方的差异性,形成了同一曲调不同瑞安鼓词或同一唱词不同曲调的演唱形式。“阿柔逗曲”的歌词一般采用动物、山川、景物或其他做比喻;曲调独特,节奏缓缓如流水,形象生动,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旋律为自由的节拍和严密有序的律动构成悠扬辽阔,舒展豪放的音乐形象,充分表现了自由奔放的草原民俗音乐特点。
郭米则柔
祁连郭米则柔是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乡郭米村及其周边村落中流传的藏族舞蹈。则柔有着漫长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郭米地区乐舞文化由来已久,在游牧文化不断发展,商业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情渴望。
“则柔”藏语音译为“玩耍”,是一种流行在甘青藏区藏族民间歌舞表演艺术,歌颂了对家乡的爱和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崇敬之情。 则柔歌舞相偕,说唱结合,一般在逢年过节,迎宾祝寿,藏族姑娘戴头即举行成人礼、藏族婚礼和大型群众聚会等场合举行。
龙头琴弹唱
弹唱艺术最早起源自西藏自治区的阿里地区,龙头琴现已成为藏传佛教的主要伴奏乐器。作为藏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龙头琴弹唱曲调优美,婉转动人,其弹唱表演有单档、双档、多档。男女对唱、马背弹唱、组合弹唱、百人千人弹唱等多种形式。主要曲目有《桑达老》《邦金梅朵》等。
祁连藏族射箭
祁连民族射箭比赛活动有着一套成熟的习惯:“烧箭茶”——“请矢箭”——“制箭靶”——“入场式”。
“烧箭茶”。祁连民族射箭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扎麻什乡郭米村等村庄举行具有当地传统风俗、民族习俗的射箭启动仪式。在仪式上,组织本村全体射箭队员和射箭爱好者带上餐具及饮食用品,搭灶烧茶做饭,同时背上弓箭、带上柏香、煨起桑烟、祈祷祝愿。
“请矢箭”。本村箭头儿或箭头的请箭者指派,手持哈达或羊毛缠绕的两枝箭,也有带上两瓶酒去对方村箭头家中请箭。对方若统一邀请,则将请箭者的酒或箭留下来,并协商双方比赛的人数、具体日期等。
“制箭靶”。箭靶标准高为80公分,宽为70公分,圆靶,靶面必须与地面垂直,箭靶的中心柱放置在十环中心。
入场式” 当客方箭手们在箭头的带领下,在规定的日期,来到主方箭队村界口时,老人们下马,队员们排围成圈子集体同声,连吼三声,告知主方队员他们已到来了。主方队员这时也要连吼三声,表示知道了欢迎进场。
藏棋
藏棋,又叫“多眼棋”“多目戏”,是一种长期流行在青藏高原、传承久远的类似于围棋的一种棋类游戏。藏棋根植于藏民族土生土长的文化,是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主要分为“密芒”和“久棋”。
藏棋“密芒”在西藏自治区历史上曾广泛流行于上层社会,成为其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藏棋下法大致为:在17路三线上等距离间隔放置黑白棋子,各六枚共十二个座子,白棋先行,与围棋一样以活棋为前提,围取实地分出胜负。在唐代《旧唐书·吐蕃传》中记载藏族的风俗云:“围棋西汉黑漆朱绘六博具,吹蠡鸣鼓为戏”。
第二种大棋种是“久棋”,“久”是藏语译音,有拼图的意思。它的基本下法是:先将棋盘填满棋子,再以跳棋的方式吃子,当一方将子形成四子或以上的方形时,即可在任意位置吃子。“久棋”的分布较广,在四川藏区和青海、甘肃等地十分流行。以“久棋”为代表性的各棋种(国王与大臣棋、夹棋等)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藏棋的核心棋种,也是中国民间棋艺的核心棋种。
祁连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绿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西红花、大黄、木蓝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
祁连羊皮画传统制作
羊皮画是以绘于羊皮上而得名,用一种特殊的颜料在羊皮上一气呵成,寄托着民间手工画师傅对生活的热爱,祝福生活吉祥如意的愿景,精美自然,明细爽朗,古朴典雅,色彩鲜明,极具欣赏价值,是室内首选的装饰品。
祁连羊皮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是纯手工绘制而成的艺术品,材料为优质的羊皮,经过特殊处理后易于收藏,羊皮画还具备立体感,凹凸有致、栩栩如生、永不褪色的优点。
祁连阿柔传统绳艺
祁连阿柔绳艺制作技法丰富多样,传承群众多,技艺精湛,在传统的绳艺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新和发展。纹理多样性和用途多样等特点,突出展现了祁连阿柔传统绳艺的特色性和代表性。
挑选5至6月份盛产优质的牛羊毛,将牛羊毛缠绕、打结的部分梳开,干丝毛和绒毛分别按照颜色梳理,整理成扎。
搓制时首先按纹理、图形、颜色搭配;
捻线用的毛一般选用细毛,捻线时要注意粗细、松紧和长短;
按照设计的图案排列,一般缝线为暗线,走z线缝制,缝制时要求松紧、针脚一致;
用捻好的牛羊毛线和鞣制裁剪好的动物皮绳,编织出各种花样和款式的生活用品或饰物,不同的效果所采用的编织技法不同,所表达的寓意也不同。
旅游景点
截至2025年5月,全县开放运营景区景点9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4个、2A级景区3个。
祁连黑河大峡谷
黑河大峡谷内山大谷深,峰谷落差可达1000多米,巨大的落差形成了峡谷内丰富的地理垂直景观。谷内万仞峥嵘,怪石林立,景致独特而不雷同。时而狭窄河急,峭壁裸露,如至绝境;时而豁然开朗,坡缓滩阔,别有洞天。谷内海拔大多在4200米以上,气候变化多端,动植物资源丰富,奇花异草密布,宛如仙境,其中有70多公里的无人区,鲜有游客涉足。
阿咪东索景区
阿咪东索景区位于祁连县八宝镇境内,距祁连县城9公里,整个景区占地面积为112.9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2800-3500米之间。景区主要由高原牧场、草原花海体验基地、林海露营体验基地、盆景园、万佛崖、经幡祈愿台等六个观景点组成,可开展供游人写生、徒步、露营、探险、动植物观赏、生态科普等活动为一体的原生态高原河谷体验胜地。景区内景色宜人、气候凉爽,流水潺潺、云蒸雾蔚,苍松翠柏、绿野如荫,野生动植物众多,原始生态保存完整,是一处天然的生态旅游福地。
卓尔山景区
卓尔山景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河北岸,占地面积约603.1亩,山顶平均海拔2930米,是国家AAAA级景区,该景区被青海省文联命名为“音乐家采风基地”和“摄影家创作基地”,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景区主要由民族团结祥和塔、西夏烽燧、情人崖、天境之眼、阿咪东索、天桥神殿、伦布夏果、千兵崖、丹碧花海等景点组成。卓尔山景区山顶视野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左边是一幅尽善尽美的田园风景画;前面是一山尽览四季之景的阿咪东索,山下倒淌的八宝河缓缓流过;右侧是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景观;后方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卓尔山还是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心目中守护的一方神山,藏语称为“宗姆玛釉玛”,相传宗姆玛釉玛原是来自龙界的公主,她与隔河相望的神山“阿咪东索”是命运多舛的一对情侣。祁连之所以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全是仰仗两位山神的护佑。
祁华锦绣峨堡古城驿站
祁华锦秀峨堡古城驿站位于祁连县峨堡镇G227国道旁,以蒙古包为背景,凸显了原始古朴、自然天成的民族文化特色。驿站依托青甘旅游大环线的重要节点和祁连山大草原丰富的人文和环境资源,建设了集餐饮、住宿和草原民俗体验于一体的驿站,拥有环保木屋客房30座,草原帐篷25顶,木栈道1000米,停车场3712平方米,中央餐厅可同时接待300人就餐。先后评为“青海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青海省乡村旅游特色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峨堡古城遗址公园景区
堡古城遗址公园景区位于祁连县峨堡镇,距离县府所在地八宝镇72公里,由峨堡古城遗址、博物馆、曙光广场、峨堡会盟雕塑、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组成,历史上峨堡是青海通往河西走廊的首要通道,是丝绸南路上的重要节点、茶马互市及军事要塞;堡古城遗址公园景区是祁连北出甘肃,东至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宁市的必经之地,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景区内的峨堡古城遗址博物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运用传统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手段全面系统反映了峨堡古城悠久的历史风貌、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文化内涵,直观展示了丝绸之路动人的历史画卷,是了解祁连悠久历史、多元文化,开展研学旅行、红色教育的好去处。
天桥山景区
天桥山景区位于祁连县八宝镇,距离县城 2公里,海拔约3100米,地理位置优越、四季风景迷人,景区由高山观景体验区、中华龙、飞天魔毯、天宫之镜、四季滑道、浪漫滑翔伞基地、星空营地、探险密道、山地自行车基地、相思林等观景体验项目和网红打卡点组成,是集观光研学、休闲度假、登山探秘、游乐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山地运动特色旅游区,是祁连之旅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
天境山·伦布夏果景区
伦布夏果旅游景区位于祁连县小拉洞峡,距祁连县城约6公里,最高海拔4121米,占地5300亩,预计每天可接待15000余人。景区是整个县城内的制高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观景台将成为祁连县内俯瞰全城全景、观赏全城夜色的绝佳之处。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苑
祁连县红西路军和解放军二军纪念园占地面积15亩,由纪念馆、红色研学基地、纪念碑、纪念广场、廉洁长廊、艺术雕塑墙、铁艺围墙等部分组成,纪念园展陈通过实物展示、文字照片、碑文雕刻和艺术造型等形式详细记载了红西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三军在祁连县境内艰苦战斗的丰功伟绩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这里是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是我县集理想信念、民族团结和红色研学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
阿柔大寺又称“阿力克大寺”,位于祁连县八宝镇的东南21公里处。阿柔大寺始建于清顺治,是祁连境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寺院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寺内藏有部分古经书及珍贵历史文物,2003年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天境祁连水世界
祁连县水世界坐落于八宝河畔, 北倚赤壁丹霞的卓尔山,南 望巍峨的牛心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山水相映, 风光 如画。作为西北最大的综合性水上娱乐场馆,它集住宿、娱乐、 餐饮、休闲与温泉理疗于一体, 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理念为设计内 核,倾心打造了一处以温泉养生为核心的度假胜地。
祁连鹿场
祁连鹿场位于祁连县八宝镇以西,距祁连县44公里,距西宁市327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鹿驯养基地。鹿场的占地面积是约6万亩,平均海拔3500米,位于油葫芦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前临黑河,背依托勒南山,西接绿草如茵、山峰叠嶂的野牛沟乡,东临松柏成荫,拥有可利用天然优良草场6万亩,2000头左右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马鹿、白唇鹿、梅花鹿等。
获得荣誉
【秘境祁连】你好,我叫祁连,这是我的最新简历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4
天境祁连.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3
人口情况.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3
【祁连统计】2024年祁连县经济运行情况.海北州统计局.2025-08-24
祁连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建立定期服务协调机制,确保祁连机场电磁环境安全.海北藏族自治州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2025-08-24
祁连历史沿革.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3
【历史变迁】海北州的历史变迁——2001年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3
您好!我是祁连,这是我的名片(附视频)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3
祁连县荣膺“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祁连县荣获国家卫生县城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4
国庆旅游好去处!首批7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公布 .百家号.2025-08-24
关于命名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5-08-24
祁连县资源简介.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3
祁连县矿产资源.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3
祁连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3
祁连县畜牧业资源.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3
祁连县森林资源.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3
乡镇概况.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领导活动.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祁连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告.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四县人大工作动态(8月11日至8月15日).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会.2025-08-24
领导之窗.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要闻速递】钢夫带领县四大班子领导看望政协委员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4
2022年祁连县经济运行情况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4
2022年祁连县经济运行情况.祁连先锋.2024-08-16
祁连县:把握文旅融合新机遇 构建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青海祁连县文旅综合收入3.46亿元.青海省人民政府.2025-08-24
祁连县: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2023年祁连县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4
祁连县卫生健康工作综述 .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祁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释放医疗发展活力.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
祁连县情简介 .祁连县人民政府 .2025-08-24
祁连非遗(二)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4
“梦幻海北”景区(点)推介 之 “天境祁连”篇——【黑河大峡谷】.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2025-08-24
祁连速览.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4
北驾祁连·9号公路——祁连鹿场.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4
2019中国县域榜单 新鲜出炉 .中国日报.2025-08-24
青海5县入选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 .百家号.2025-08-24
喜讯!青海这8个地方被命名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百家号.2025-08-24
关于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的公示 .卫健委网站.2025-08-24
全国脱贫攻坚1981名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名单发布.澎湃新闻.2021-06-20
如临天境,一起走进「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祁连县 .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4
中国科协关于命名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决定 .百家号.2025-08-24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开.2025-08-24
「关注」国家民委命名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百家号.2025-08-24
青海6个县(区)入选2021年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百家号.2025-08-24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5-06-15
祁连县荣获2024年全省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考核优秀地区 .祁连县人民政府.202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