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HedongDistric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临沂市下辖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东部。东与莒南县、临沭县毗连,南靠郯城县,西隔沂河与兰山区相望,北邻沂南县。2024年末,河东区常住人口95.06万人,截至2025年3月底,河东区辖8个街道、3个镇。截至2025年5月,河东区面积834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河东区东夷大街1号。
河东区地势平坦,北部为低矮丘陵区,中南部为沂沭[shù]河冲积平原,标高58~130米。地处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800毫米,历年平均气温13.1℃。区内主要有沂河、沭河、汤河、李公河4条河流。河东区,因区境在沂河之东而得名。河东区早在两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活。隋朝,从即丘县域内另置临沂县。1944年4月,日伪市政当局将六区、十区合并,仍称第六区。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市政当局虽调整全市区划,但六区基本未动,区名亦未改。1983年,属县级临沂市。1994年,县级临沂市撤销,分设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2024年,河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7.8亿元,同比增长6.5%。
河东区文旅资源丰富,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9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2家,是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该区有不可移动文物245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4处、市级6处、区级45处,文物点189处。博物馆7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家、非国有博物馆有6家。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先后属国、鲁国和楚国。
秦朝属琅郡。
西汉置即丘县(治所前祝丘邑),属东海郡。东汉改属琅琊郡,即丘侯国。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在即丘治所设北徐州,辖东泰山郡、琅琊郡。
隋初属徐州刺史部,开皇十六年(596年),从即丘县域内另置临沂县,治所设于原北徐州州所;大业元年(605年),并即丘县入临沂县。
唐五代时期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临沂县。
宋代属东京东路沂州临沂县。
元代属益都路沂州临沂县。
明至清初,以州代县,属沂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属沂州府兰山县。
民国二年(1913年)属济宁道临沂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琅琊道临沂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山东临沂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属山东省第三行政区临沂县。
革命根据地时期到1958年属临沂县,1958年至1963年属县级临沂市。1963年至1983年属临沂县。1983年9月至1994年属县级临沂市。1994年12月设立河东区。1995年初,临沂撤县设市,河东被划为新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河东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介于东经118°22—118°40、北纬34°35—35°20之间,东与莒南县、临沭县毗连,西隔沂河与兰山区相望,南靠郯城县,北邻沂南县。西依沂河与临沂市区相接。面积613.3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河东区地处山东省三大平原之一——临郯苍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多为平原。属温带季风半湿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丰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临郯苍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多为平原。河东区境内地势平坦,相对高度较小,北部为低矮丘陵区,中南部为沂沭河冲积平原,标高58~130米。
自然资源
河东区农业基础雄厚,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果蔬等,是著名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也是商品粮、淡水鱼、丰产林、香料烟生产基地。辖区内地热资源极为丰富,汤头温泉名闻遐迩。
水资源
河东区境内有沂河、沭河、汤河等河流经过。
截至2011年,河东区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2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7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41立方米。
气候资源
河东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均降水量800毫米,历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平均202天。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河东区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14种,其中金属矿产2种(金、铜),非金属矿产12种,大部分系复合共生矿床,地热产地1处。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河东区耕地31398.63公顷(47.10万亩),林地11950.66公顷(17.93万亩)。
行政区划
2013年,河东区辖8个街道、3个镇:九曲街道、芝麻墩街道、梅家埠街道、相公街道、太平街道、汤头街道、凤凰岭街道、朝阳街道、八湖镇、汤河镇、郑旺镇。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0年,河东区常住人口共66.54万人。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908324人。
民族
河东区境内居住有19个民族。
经济
综述
河东区工业体系齐全,经济发展迅速,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崛起,已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地进行了经济技术合作,国际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围绕外贸培植八大龙头企业,形成了八大出口拳头产品,壮大了五大出口商品基地。
2022年,河东区完成生产总值296.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2.4亿元,同比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99.3亿元,同比增长3.2%。三次产业比5.0:27.8:67.2。
2024年,河东区完成生产总值34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22.3亿元,同比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209.8亿元,同比增长5.4%。
第一产业
2012年,河东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2%。粮食总产26.25万吨,比2011年增长0.92%;棉花总产0.015万吨,比2011年增长7.14%;油料总产1.52万吨,比2011年减少3.8%;水果总产3.6万吨,比2011年增长16.13%;蔬菜总产20.96万吨,比2011年增长14.16%。肉类总产2.15万吨,比2011年增长14.16%;禽蛋总产0.99万吨,比2011年增长4.27%;奶类总产0.5万吨,比2011年增长26.77%。2012年,河东区完成造林面积2.2万亩。河东区农机总动力67.45万千瓦,比2011年增长1.47%。
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8亿元,同比增长4.7%。投资第一产业项目3个,较去年同期实现零突破,占全部投资额比重0.8%。
2022年,河东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9.26 亿元,比上年增长5.1%。农业产值9.7亿元,比上年增长5.3%;林业产值1.02亿元,增长15.5%;牧业产值6.89亿元,增长2.5%;渔业产值4.9亿元,增长9.5%;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1.61亿元,增长11.3%。
2024年,河东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15亿元,比上年增长3.2%。农业产值15.4亿元,比上年增长3.3%;林业产值17.78亿元,增长7.1%;牧业产值10.13亿元,增长1.7%;渔业产值0.78亿元,增长4%;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2亿元,增长11.6%。全年粮食面积69.1万亩,粮食总产量30.6万吨,亩产443.1公斤,园林水果总产2.26万吨,蔬菜总产27.26万吨。全年生猪存栏1.99万头、出栏5.22万头;牛存栏1.3万头、出栏1.23万头;羊存栏1.89万只、出栏2.43万只;家禽存栏543.38万只、出栏1813.28万只。新培育高素质农民140人,累计培育2112人。新发展农民合作社70个,新注册家庭农场57家。全区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1048个,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3个。累计培育家庭农场600家。
第二产业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146家,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分门类看,制造业产值增长1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12.2%。分行业看,主导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2.4%;金属制品业产值同比增长22.4%;机械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6.4%。分企业看,产值过亿元企业55家,完成产值287.7亿元,同比增长21.3%。新增企业25家,完成产值15.1亿元,同比增长682.9%。高新技术产业企业47家,产值同比增长21.9%,完成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9.9%。从营收利润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3.4%,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2%;全年共有42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全区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9亿元,同比增长19.2%。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59.6万平方米,与去年持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
2024年,河东区规模以上工业173家,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7%。实现工业工业总产值348.9亿元,同比增长3.2%。分门类看,制造业产值增长5.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下降4.97%。分行业看,主导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12.82%;金属制品业产值同比增长2.16%;机械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0.33%。分企业看,产值过亿元企业56家,完成产值299.5亿元,同比增长4.58%。高新技术产业企业72家,产值同比下降2.36%,完成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6.2%。从营收利润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8%。全区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9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28亿元,同比下降5%。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33.7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截至2012年末,河东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0.43亿元,比2012年初增加29.9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27.25亿元,比2012年增加18.17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5.4亿元,比2012年增加18.91亿元。
2022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亿元,同比下降0.7%(剔除相公、凤凰岭去年下半年同期数);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2.5%。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3.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01.4%,同比下降7.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8.3亿元,同比下降5.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9%;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下降1.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9%;非税收收入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3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截至2022年底,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71.21亿元,比年初下降8.68%;贷款余额561.72亿元,比年初增长4.23%。
2024年,河东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4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额434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94.3亿元,同比下降1%;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36.3亿元,同比增长5%;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973万元,同比增长34.8%;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亿元,同比增长17.2%。全年河东商城市场交易额666亿元,同比增长4.18%;商城物流总额230亿元,同比增长9.73%全区年末市场主体140.3万户,增长11.29%,其中新增市场主体16.02万户,下降27.21%。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6.6亿元,下降28.7%。其中,出口34亿元、下降30.9%,进口2.6亿元、增长22.6%。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601万美元。全区共签约项目152个,总投资35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个,过十亿元投资项目12个。全铝智能挂车、全铝货箱及城市环卫专用车、汽车轻量化铝合金型材挤压一体化等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全区共接待游客8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7亿元。琅琊古城获评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琅琊区古城“琅琊古城·满城风华庆琅琊”获评全市十大最具人气文旅消费活动,龙园旅游区、琅琊古城获评全市十佳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打卡地。琅琊古城、龙园旅游区入选2024年度临沂“网红打卡地。临沂河东吾悦梧桐里旅游休闲街区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溪桥坞民宿和桂之坊民宿被评为全市第二批“沂蒙乡愁”民宿,河东区琅琊古城旅游区和观唐温泉度假村旅游区两地入选山东省八大主题工业旅游精品线路中的“修身养心健康之旅”线路,“织云天·彩印花布”荣获2024“好客山东山东有礼”旅游商品大赛优秀奖,《汤头温泉旅游度假区:打造“以人为本、主客共享”的旅游公厕样板》入选2024全省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典型案例名单。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93.34亿元,比年初增加60.29亿元;贷款余额74.71亿元,比年初增加63.56亿元。
社会
科技
2011年,河东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5项。专利申请量352件,授权专利232件。
2022年末,河东区有高新技术企业77家,山东省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家。2022年共申请发明专利61件,授权1285件;全区商标有效数38525件,新增5032件(商标数据含沂河新区)。
2024年,河东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家。共申请发明专利授权89件,有效发明专利总数达到324件;全区商标有效数47367件,新增申请6305件,新增注册4966件。
教育
2022年,河东区各类公办学校73所,其中小学59所,初级中学9所,普通高中1所,区职业中专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专任教师5575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850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2517人,职业学校教师208人;全部在校学生共有97688人,其中普通中学生40642人,普通小学生57046人,职业学校人数12711人。
2024年,河东区各类公办学校公办学校75所,其中小学60所,初中学校10所,普通高中2所,区职业中专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专任教师7085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623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3218人,职业学校教师244人,全部在校学生共有104479人,其中普通中学生37393人,普通小学生63363人,职业学校人数3723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河东区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复盖率均达到100%。
截至2025年2月,河东区有国家二级图书馆1座:临沂市河东区图书馆。国家一级文化馆1座:临沂市河东区文化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河东区有卫生机构15所,其中,医院1所,卫生院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749张,卫生技术人员199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21人,注册护士523人。
截至2023年末,河东区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9家,其中:基层卫生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家,门诊部17家,个体诊所96家,卫生所3家,医务室1家,集体村卫生室208家,个体村卫生室31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控中心1家,医院17家:其中有1处省属医院—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2处市属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河东院区、临沂市肿瘤医院;14处民营医疗机构—临沂河东医院、河东康复医院、临沂华侨眼科医院、临沂佑德康精神病医院、河东御康医院、河东广济中医医院、河东益康中医医院、河东煤山中医医院、河东康宇中医医院、河东汉唐中医医院、河东爱德康复医疗中心、河东城东康复医疗中心、临沂威高血液透析中心、临沂仁安血液透析中心。体检中心2家:临沂泓恩健康体检中心、临沂中康健康体检中心。医学检验公司1家:中科梅奥(山东)医学检验有限公司。现有卫生技术人员5335名,执业(助理)医师1746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244人,注册护士2057人,执业医师数与注册护士数比例为0.96:1,开放床位5258张。
生态环境
2022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8,同比改善8.0%。PM2.5、PM10、二氧化硫、臭氧浓度分别改善7.1%、12%、16.7%和11.8%;优良天数271天,同比增加31天,优良率76%。2个省、市控考核断面年均值达标率为100%。
2024年,河东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2,优良天数262天,优良率72%。省控断面年度均值达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数7.29。
社会保障
2024年,河东区企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87万人,其中离退休人数1.46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万人,其中退休人数0.31万人;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56万人;全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37万人。全区新增就业人员6606人,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2.94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2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22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0.34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0.21亿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5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8.2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43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6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0.39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0.2亿元、发放居民养老保险金2.12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7.87万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40.43万人。
文化
特产美食
沂州木瓜产于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沂州木瓜含有17种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常食用能平肝和胃、舒筋活络、软化血管、抗癌防癌,具有解酒功能。
兴梅西瓜产于河东区梅埠街道。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梅埠镇就种植地方品种大籽西瓜,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一些新品种,施行西瓜嫁接技术。20世纪90年代后期,梅埠镇兴梅西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
太平板栗林主要分布在沂河东岸的河堤两侧,总面积有3000多亩。太平板栗林大部分树龄在50年以上,最大的有130多年。
交通
河东区东临日照市、岚山、连云港市三大港口;辖区内临沂启阳机场已与中国各主要城市通航;兖石铁路横穿东西,胶新铁路纵贯河东区南北,205、206、连云港—固原公路及342省道纵横交错。截至2012年,河东区国道、省道公路通车里程83.513公里,县、乡、村公路通车里程858.13公里。2012年,河东区公路旅客运输量82.9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3.8%。公路货物运输量1873万吨,比2011年增长20%。
旅游
汤头温泉位于河东区北部的汤头街道,距济南市260公里,青岛市295公里,市区2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相通,其发现和利用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汤头温泉早期有自然泉口三处,呈三角形分布,相距30-50米。三处自然泉分别为里汤、外汤和癞汤,每天自然流量500吨。该温泉为深浅两层同源地热水。浅层水在地下130米左右,水温70℃,
临沂国际影视城位于河东区太平街道境内的万亩古栗树风情园内,由“南国古城”影视拍摄基地,日本街、巴黎街、伦敦街影视拍摄基地,民国街、文革村影视拍摄基地和浙江村生态大酒店以及中国影视村等景区及配套设施组成。
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位于河东区九曲街道办事处前河湾村的新四军军部旧址,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驻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1946年至1947年,新四军军部设于此,陈毅同夫人张茜及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住在该村,在此指挥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临沂阻击战,召开了华野前委扩大会议,并镇压了叛匪郝鹏举。
金刚岭万亩荷花园位于河东区八湖镇驻地西侧,旅游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长3.5千米,总面积1万多亩。2005年,荷花园平均亩产鲜藕2000公斤,鱼50公斤,加上堰坡收入,亩产值达6000余元。
青峰岭遗址是一处以中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为主的史前居址。青峰岭遗址于1982年12月发现,位于河东重沟镇王、郑田庄村北,东南靠刘田庄,北为养马庄,向东700多米有一条沭河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过。遗址为红砂土冲积而成的梭形高地,北端偏西,南端偏东。南北长115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约57.5万平方米。
获得荣誉
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12月,被评为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
2020年12月30日,入选“第六届省级文明县(市、区)”名单。
2021年2月,入选“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入选第一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市、区)名单。
2022年12月29日,河东区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人口概括.河东区人民政府.2024-01-26
2024年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东区人民政府.2025-09-03
河东区行政区划.河东区人民政府.2024-01-26
Tianjin’s Hedong distri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hand with high living standards.中国日报网.2024-01-26
山东省天地图临沂河东区行政区划.山东省人民政府.2025-07-08
河东区基本情况.河东区人民政府.2025-06-19
环境资源.河东区人民政府.2024-01-26
花儿与河东.河东区人民政府.2024-01-27
河东概况.河东区人民政府.2024-01-26
河东区文物考古发掘情况综述.河东区人民政府.2024-01-27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地名介绍.2021-05-21
临沂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公布!市辖区常住人口为365.2万人,兰山区、兰陵县常住人口过百.今日头条.2021-06-11
2022年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东区人民政府.2024-01-01
2022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河东区人民政府.2024-03-11
河东区2025年公共文化设施名录.河东区人民政府.2025-09-03
2023年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东区人民政府.2025-09-03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网站.国家能源局.2022-02-14
20个县市区入选!省级示范、试点名单.今日头条.2022-02-14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