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边城》是一部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彩色电影,由凌子风担任导演,冯汉元和戴呐等人主演,于1984年上映。

《边城》改编自沈从文的同名小说《边城》。电影以民国初年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区为背景,讲述了茶峒城这个偏远小镇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该片荣获加拿大第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导演凌子风也凭借该片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剧情简介

民国初年,湘西边境的茶峒山城,卧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清澈的酉水穿城而过,老船夫的渡船便常年停靠在岸边的渡口。老船夫年过花甲,黝黑的脸上刻满岁月的沟壑,手里的船桨磨得光滑,他守着这艘渡船,不收分文,只为给来往行人提供便利,也为守护身边唯一的亲人——外孙女翠翠。

翠翠年方十五,眉眼清澈如酉水,性子带着山野姑娘的灵动与羞怯。她自小跟着外祖父长大,却不知母亲的故事是外祖父心底最深的痛:十七年前,翠翠的母亲与一名屯戍军士相恋,未婚便有了她,迫于世俗压力与家庭反对,二人最终双双殉情,只留下襁褓中的翠翠。老船夫看着一天天长大的翠翠,生怕她重蹈女儿的覆辙,整日盘算着要为她寻一个忠厚可靠的归宿。

茶峒城里的船总顺顺家境殷实,为人正直,他的两个儿子更是城中青年的翘楚——大佬天保豪放爽朗,做事踏实;二佬傩送俊朗洒脱,唱起情歌时能让满山草木都似有了生机。兄弟二人某次渡河时撞见翠翠,皆被她纯粹的模样吸引,不知不觉都动了心。而翠翠的心事,早在三年前的端午节便有了着落:那晚她在河边看龙舟竞渡,不慎落水,是傩送奋不顾身将她救起,还调侃她 “小丫头片子胆子倒大”,那抹少年人的英气与温柔,便像一颗种子,在她心底悄悄发了芽。

兄弟俩知晓彼此心意后,不愿伤了手足情分,便约定以唱情歌的方式,让翠翠自行抉择。那些夜晚,山间常常飘来悠扬的歌声,翠翠躲在渡船里,听着那婉转的曲调,脸颊发烫,心里默默盼着是傩送的声音。可没过几日,歌声突然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竟是天保乘船下行时,不慎被急流卷走、溺水身亡的噩耗。

傩送悲痛欲绝,他虽深爱着翠翠,却始终无法释怀哥哥的死,总觉得是自己的存在间接酿成了悲剧。加之旁人的闲言碎语,他终究选择了赌气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老船夫看着翠翠日渐沉默,又担忧傩送的归期,再想起女儿的悲剧,积郁成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溘然长逝。风雨过后,酉水恢复了平静,翠翠独自守在渡口,接过了外祖父的船桨。她终于懂了外祖父生前的牵挂,懂了天保的坦荡,也懂了傩送的挣扎。渡口的风依旧吹着,渡船依旧在水面摇晃,翠翠每日撑船、候客,目光望向远方的山路,她不知道傩送何时会回来,却始终抱着一份执着的期盼,守着这座城,守着这艘船,守着那段未说完的情愫。

角色介绍

以上信息来源

获得荣誉

幕后制作

198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边城》为电影剧本;2月,沈从文读了姚云和李隽培的剧本,写了很多具体修改意见,其后又和导演凌子风及姚云一起讨论剧本;8月,电影开拍。1984年10月,电影摄制完成。

影片开始的镜头是沈从文在书桌前,于1983年8月在沈从文家里拍摄。

作品评价

《边城》准确把握了小说质感,流畅运用了镜头语汇,采用用大量固定机位摄影和长镜头来凸现文字中的诗情画意,是一部很美的诗意电影。小说中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在胶片上流转变成了一幅幅清新隽永的图画。(《电影文学》评)

大众评分

该数据截止至2024年1月19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边城.豆瓣.2020-08-18

题目: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凌子风执导的影片(《边城》)根据沈从文.广西华图教育网.2023-12-31

边城_剧情_1905电影网.电影网.2021-03-02

凌子风(下):从影50余载,他以“拼命三郎”的精神,为世人留下了《中华女儿》《骆驼祥子》《边城》等佳片.人民艺术家杂志.2023-12-31

边城.爱奇艺.2025-11-06

边城 (1984) 8 .4.1905电影网.2024-01-19